2012人教版数学第一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东川区第四小学蔡廷青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65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试题。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联系。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2、难点: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四、教具准备:小鸡图卡片、小棒、算式卡片、水果图片五、教学过程:1.复习。(出示算式卡片)4-14+58-53+63+29-28-64+42.情境教学。(1)教学连加。课件演示P65页主题图或黑板上贴上5只小鸡在吃食的情景1图。师:数一数,一共几只小鸡?生:5只(然后黑板上贴上跑来的2只小鸡,又跑来的1只小鸡的卡片)师:看,从竹林后面跑来了几只?生:2只师:那现在一共有几只?生:7只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加法来计算师:同学们仔细看,从竹林后面又跑来了几只?生:1只师:现在一共是几只?生:8只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加法来计算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学生汇报结果,老师纠正并写出:5+2+1=师:这道加法算式与前面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有两个加号或三个数师:同学们真聪明!像这样的数学算是我们叫做连加。板书:连加师:老师想知道5+2+1=我们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导学生说图意来推到计算结果。)生:我把5只和2合起是7只,再加上1只就是8只。师:同学们真棒。吃食的5只小鸡和跑来的2只小鸡合起来,先算5+2=7,然后7只和又跑来的1只合起来,再算7+1=8。5+2+1=87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计算方法。2完成做一做左边的题目。教师说着,学生上黑板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老师巡视指导。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提问:想一想5+2+1先算()加()得(),再用()加()等于()。小结:三个数连加,先用前面的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第三个数。(2)教学连减。师:小鸡吃饱了,只剩下了没有吃饱的小鸡。黑板上分步贴上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师: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订正并板书:8-2-2=师:这道加法算式与前面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有两个减号或三个数师: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就是连减。板书:连减师:怎样计算呢?生:先8里面减去先走的两只后留下的8只再减去又离开的两只。师:同学们真棒!离开的2只,从总数里面去掉,先计算8-2=6,后又离开了的2只从8-2的得数里面去掉2,再算6-2=4。8-2-2=46读算式:8-2-2=4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连减的计算方法。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目。老师说着,学生上黑板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注意教会学生看图,因为这种图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老师巡视指导;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出示想一想:8-2-2先算()减()得(),再用()减()等于()。小结:三个数连减,先用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再用得数减去第3三个数。3.巩固练习:教科书P65“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老师订正)。4.拓展提高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谁能根据这些水果提出数学问题?指名上台前提问,同学回答,学生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1+3+2=64-1-2=1435.小结:让学生谈谈这一节课学会了什么?6.布置作业:教科P66页练习十一第1、2、3、4题。板书设计连加连减5+2+1=88–2–2=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