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盲人在美国读完博士课程优秀一次通过(图)【打印本稿】【进入论坛】【推荐朋友】【关闭窗口】2006年07月23日09:27陈国忠李雁雁(右二)第一次出国前在上海机场合影留念。李雁雁获取博士学位后,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负责人合影庆贺。盲人博士的光明之路★2005年12月9日上午,美国帕默正骨大学授予湘籍盲人青年李雁雁脊椎神经矫正专业博士学位★在毕业典礼上,学校教务长说:虽然外部世界对李雁雁无光无色,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旅程却光彩夺目大三时突然失明,妈妈用爱扶起绝望儿子李雁雁1965年2月出生于安徽合肥。他的父母都是湖南益阳人,后来几经辗转到安徽池州安了家。在李雁雁7岁那年,他父亲在一次出差途中不幸因车祸而离开了人世。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因此去世后国家每个月发给他们家45元钱作为生活补助。正是靠着这45元钱,母亲龚桂兰把李雁雁和大他8岁的哥哥李京京拉扯大了。1982年,李雁雁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湖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那个年月,家里出了个大学生是件天大的喜事。李雁雁去上大学的前一夜,龚桂兰激动地对儿子说:“妈妈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你这个争气的好儿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毕业了就在长沙找个工作,到时候我们一家都跟随你迁到湖南去。”龚桂兰是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早在丈夫还活着的时候,她就一直希望丈夫能调回湖南老家去,丈夫去世后,母亲把这个愿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李京京19岁就参加了工作,去了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当工人。这次,小儿子考上了湖南的大学,这个愿望就有了实现的可能。龚桂兰没有想到,一场灾难就在前面等着他们。1985年秋天,正读大三的李雁雁突然发现视力下降得厉害,开始他没怎么注意,直到后来完全看不见东西了,他才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熏他患了青光眼,因为治疗不及时,已发展成为视神经萎缩,完全没有治愈的希望了。听到这个消息,李雁雁天旋地转欲哭无泪。龚桂兰闻讯后,哭着赶到了长沙。经过与学校协商,李雁雁最终办理了退学手术,学校给他发了一个专科毕业证书。母子俩怀着沉重的心情回了池州。龚桂兰不相信治不好儿子的眼睛。此后,她拉着李雁雁开始了茫茫的求医问药之路。几年里,上海、重庆、北京、武汉、天津等地的大医院都去过了;西医、中医、针灸、气功都试过了,但李雁雁的眼睛却始终见不到光明。虽然李雁雁接受了失明的事实,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生活在绝望之中。如果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什么东西,他就会大发雷霆,发泄心中的怨气。家里的椅子,经常被他踢得缺胳膊缺腿。有一天,他甚至摸索着来到离家不远的江边,准备跳进江中一了百了,幸亏被龚桂兰及时发现拉了回来。到这个时候,龚桂兰知道,再不想办法挽救儿子,他的一生怕是要毁了。一个深夜,看着儿子失神落魄的样子,她安慰道:“雁雁,你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妈妈不能没有你。从今以后,妈妈愿意做你的眼睛。其实,盲人要活下去也不难,只要心里有路,你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做好任何事情。你就活着试试,好不好?”龚桂兰的这番话,极大地鼓励了绝境中的李雁雁。他说:“妈,我听你的话。”龚桂兰知道,念过大学的儿子,渴望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不会也不可能老呆在狭小的家里,呆在一团黑暗里。为了让儿子走出家门找到自信,她去乡下找人给他做了一根结实的拐杖,拿回来对儿子说:“雁雁,这根拐杖就是你的眼睛,妈妈不可能陪伴你一辈子,你要学着用它来熟悉世界。”1989年6月的一天,李雁雁从收音机中听到这样一条信息:位于美国伊利诺州的海德里盲人学校将在中国开设分校,免费为盲人函授英文。他马上和这家机构进行联系,有幸成为该校的一名函授学员,开始了盲文学习。李雁雁很快修完了美国海德里盲人学校中国分校的所有课程。他接着又参加了美国海德里盲人学校本部的更高层次的函授学习,并频繁地和国外盲人进行“交友”活动。通过大量阅读盲文书籍和广泛地进行交友活动,李雁雁的视野得到了开阔,他发现:目前国内外的盲人教育中,主要是实施技能教育却没有学历教育,难道盲人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吗?他决心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盲人教育摸索出一条新路。远赴日本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