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的需要本是人的天性,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活泼好动的儿童更有这方面的强烈需要。正如杜威所说:“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例如:一年级新教材歌曲《动物说话》,这是一首非常形象生动的歌曲,在学生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时,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鼓励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边唱歌边表演,很快乐学生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教师加以引导:“你们还能不能说出其它的动物?”同学们都踊跃地说着:“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狗说话汪、汪、汪。”……并让学生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这样,学生在娱乐中自觉不自觉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活动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音的高低”这一环节,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及打击乐,让学生分组去敲一敲、找一找、听一听、辨一辨,去感受音的高低。然后运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音的高低的初步了解,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去感受、表现音的高低。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在音乐教学中,为什么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呢?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歌词,可按节奏读可默读、也可同桌对读;又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聆听完欣赏曲后的感受,可用简笔画,可用色彩,可用线条,可用动作等等;或者给音乐主题,让学生创编音乐故事;给音乐片断,让学生讨论并创编打击乐伴奏,或让学生寻找各种音源来表现音乐主题。只要能够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何必一定规定死呢?学生可以轻松的对待课堂,享受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