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沐陂小学陈紫凌《与计算机交朋友》教学设计广州市沐陂小学陈紫凌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课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中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内容,主要介绍常用计算机的分类、外观组成、以及初步了解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本课属于常识课,单纯知识讲授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寻找一些学生熟悉并能乐于接受的方式与手段作为依托,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计算机的外观组成难点: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的区别及功能3、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对象分析虽然该部分知识是整个小学价段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但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学生的领悟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还有待提高,且刚触电脑,让他们学习这么枯燥的知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我把该部分内容,放到四年级下学期再进行系统学习,这个时期的学生已学习了鼠标、键盘、计算机画画、中文打字,并懂得浏览网页的简单操作,对电脑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且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外观组成(主机、常用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知道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的具体名称及其主要功能,3、了解主机的外部结构,基础好的学生能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学习,锻练与人交流的能力2、通过模拟装机活动,掌握小组探究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三)、情感与态度1、通过实物展示,消除学生对计算机设备的陌生感2、通过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团作合作的良好品质四、教学策略本课利用MiniQuest学习网站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以情景切入,以问题为载体,以任务第1页共6页天河区沐陂小学陈紫凌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MiniQuest教学模式首先,根据MiniQuest探究性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给小明家装电脑的这一问题情景,提出本质问题——如何组装电脑?问题明确了,探究的方向自然也就明朗了。接着,根据学生差异性大的特点,我把如何组装电脑这一本质问题,细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子任务,这样既照顾到中下层学生,又能挖掘基础好的学生的潜能。同时每个子任务都提供了明确的成果范例,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提供参考,任务与资源一一对应,耗时少,见效快。教学评价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并采用量规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课堂管理的监控者,学生学习的帮促者、指导者。异质分组,合作探究一方面,通过异质分组,让学生互相帮助,彼此学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对课堂纪律的纪律的组织也能得到一定的保证。五、教学媒体选择具备上网和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提供信息化学习的大环境;便于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成果;MiniQuest学习网页提供信息化学习的情景与任务;提供图文并茂的动画资源链接;提供信息化学习成果范例与评价量规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习活动设计思路创设情景,提出课题1、展示一些零散的电脑设备图片,把学生带入奇妙的电脑世界。2、创设问题情景:小明爸妈给他买了一部电脑,他很高兴,但又发愁,因为他爸妈买回来的电脑都还没接好,没办法用,你们能不能帮他解决这个难题呢?——生思考3、提出本质问题:如何组装电脑?引出课题——我们一起来装电脑【板书】创设问题情景,提高本质问题,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1、分配角色,揭示探究任务今天,同学们就以一名组装电脑师傅的身份,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想办法,解决如下问题:A、问题一:小明爸妈买回来的电脑设备分别叫什么名称,它们都有哪些功能?任务的设计,针对明确的问题第2页共6页天河区沐陂小学陈紫凌角色伴演,探索新知20分钟任务:给电脑配件贴标签学习资源:http://125.216.60.8/computer_MiniQuest/renwu.htmB、问题二:这些电脑设备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该如何连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