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灵》教学设计庞晓红一、说教材:《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随笔,文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联想,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编者将其安排在第五单元,人与环境单元,单元主题是培养学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情怀。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作者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时激情满怀,写动物在人的“霸道”中退却时满腔感伤,进而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深意: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熟知文中所写的都市精灵。2、学习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3、能从文章中的抒情和议论句发表自己的看法;4、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三、说教学重点:领会文章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四、教学难点:文章显露的丰富知识和具体精辟的道理。五、说教法学法:这篇课文的教学,旨在通过阅读学习,学生能从文中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并结合生活现状,理解文章主题。依此我采用的教学法是:点拨式教学法、迁移教学法、对话讨论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富有个性的见解和创新意识。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为什么?(等学生作答后,教师作简要小结,进而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和动物有关的课文。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都市精灵》这一课。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喜爱的动物作为导入,意在想激发学生对动物产生的感情,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是与动物相关的。(二)释题同学们,当你看到《都市精灵》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精灵?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由题目入手,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然后再去读课文,目标会比较明确。(“精灵”本来是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文中指动物。这个问题旨在明确“精灵”的含义)(三)简介作者舒乙,当代作家,1935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1986年出版第一个散文专集,并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研究。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大爱无边》等专著13部,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他的中国画被当代油画大师詹建俊称为“现代文人的现代画”。(四)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学生再齐读纠正后的字词。2、文中描写了几个城市的精灵?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完成是没有问题的。这样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3、文中所描写的都市的精灵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又给予你怎样的总体印象?设计意图:主要是想让学生再进一步了解课文,能品味文中描写动物的词语或句子,如描写旧金山的海鸟捕鱼的动作所用的词“腾空、滑翔、抿、射、钻”等等。4、从时间方面分析,作者用什么手法描写了北京的精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讨论,发现文中应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北京过去的与现在的动物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明确人与动物的关系,明白人类的都市生活对动物的影响。(五)研读赏析1、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文中出现的旧词新用的成语的理解,即“居高临下”、“孤城寡人”、“与狼共舞”等。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与富有创新性的看法,通过对这些词语意思的理解,进而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深意。2、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文以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与环保有关的事实,更加明确文章的主题。(六)练习巩固请为你所生活的城市找一种动物作为城市的象征与标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的大胆与创新性发言,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七)小结:师生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学探讨与反思:本文题为“都市精灵”,作者就想借此传达出现代都市人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界其他生灵,创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世界的愿望。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小动物的图片,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