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续探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一年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承载着幼小衔接和通往自主学习的桥梁作用。如果没有在一年级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功底,到了高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的加大就会立刻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识字教学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开展识字活动,拓宽识字途径,探索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效率,同时能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一、开展识字教学活动(一)活动的目的:1、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拓宽识字渠道,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活动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结束,学生应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的能力,熟练地认识2500-3000个汉字,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4、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二)研究的意义:我们学校通过“低年级有效识字的实践与研究”,探索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实验条件下的儿童的识字能力明显高于常规儿童,同时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二.探索识字教学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语文教学必须从识字入手,只有积累一定的识字量,才能进一步开展语文的其他教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句话:“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使用结合。”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我们不难发现:(1)、在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方面,占优势的是无意注意力。他们对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事物比较关注。(2)、在记忆力方面,占优势的是动作记忆、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基于以上这些特点,就给识字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还有汉字本身的特点和以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给低年级儿童识字带来了麻烦。具体表现为:(1)、记忆方法单一。识字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通常以读、记、背、写为主,缺少情节,缺乏情趣,内容枯燥,形式刻板,学生只能机械记忆。(2)、识字教学兴趣不浓。中国汉字本身笔画复杂,又没有很明显的规律,不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因此学生不感兴趣,参与学习的兴致不高。(3)识字教学内容多,任务紧。由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量大,课时紧,再加上学生接受慢,造成了教学任务相对紧迫。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年级组语文老师边学习边实践,总结并积累了一些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的识字教学方法:形声字识记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合一合联系生活实际看图识字人名识字商标识字路牌识字字幕识字广告识字随文识字编儿歌识字编谜语识字,编顺口溜识字(—).借助形象思维,让学生在尝试中自主识字。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能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运用编字谜,编顺口溜等方式识记生字。1、编字谜识字。如:学习“告”字,学生编了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再如,学习“画”字,学生编出了谜语“一位姓田的小朋友去做船”;学习“春”字时,他们又编出了谜语:“三人日下去春游”;学习“金”字时,编出了:“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着两块糖”……2.编顺口溜识字。如教学“田”字,学生编了“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这就是“田地”的“田”字。再如学习“心”字,学生编出:锅里炒了三颗豆,一颗跳到左,一颗跳到右,锅里还有一颗豆。通过有趣的谜语和顺口溜,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记得也很快,并且牢记不忘。(二).借助熟字,让学生运用加减换法尝试识字。在识字过程中,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他们这一识记特点,在尝试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用加减换的方法识记生字。1、加一加的方法。就是用学过的熟字加上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学生以前学过的字加上偏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