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倡导在实践中学语文——试谈通过假期作业设计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假期作业设计可以看出一个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过去,一到寒(暑)假,许多语文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不是抄写字词和背诵文段,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上课期间已做过),就是完成同步教辅练习册上的作业(书后附有答案),另外加上数量不等的命题或不命题作文,机械单一,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此类作业既不能诱发创造灵感,启迪智慧,提高综合素质,孩子的假期也因此失去了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而贝斯特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可见,必须从大语文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扼杀学生智慧的假期作业方式,探索一条培养创新意识,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教会学生在作业中做人的,在作业中创新的训练途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传统的语文假期作业形式往往是书面作业,而且是由一人完成,严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学生是被动的、机械地完成作业。单一的形式缺乏新奇的特点,不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作业变得枯燥乏味。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关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要广泛联系生活,引入时代“活水”,把社会、学校、家庭、生活,把自然、科技、环保等各方面内容融入假期作业。因此,我认为语文假期作业设计应遵循多样性原则紧密联系生活原则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原则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原则。从而,可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一、家庭拾贝:学生们感情最深的是家,家中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有至爱亲人的细心照料,但学生们最容易忽视的还是家,特别是处于心理逆反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关爱也许早已麻木,对亲人的呵护,也许早已泰然,以至于连语言的珍贝也被生活琐屑的泥沙淹埋。片面地认为父母的言谈是琐碎的,毫无文学色彩可言。其实,家中亲人的语言,也有妙语连珠的时候,父母朴实的举止,也会蕴含深刻的哲理;家中的天天饮食,也会带来写作的材料;家务劳动也会藏有珍贝。这些是语文长河的源头,是来自生命的活水,它们质朴而鲜活,打着时代和个性的烙印。正是文人搜肠刮肚求之不得的;它们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不可替代的。我们教师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地,让他们感悟亲情,热爱家庭,给学生一双慧眼,引导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品味,善于活用。同时可设计如下作业:1(一)品味家庭语言:要求学生以对话方式与父母沟通,学会倾听,品味父母朴素,简洁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体会家庭成员用语,表情语调,语气的表达作用。(二)搜集有关表现亲情的名言警句词语,诗句及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之间交际所使用的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三)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要求学生假期中制订一份当家计划,并诸付实践,再写作文《今天我当家》,这样做可让他们感受父母平日的艰辛,同时培养劳动习惯和自立能力,作文也才会有真情实感。二、走进电视:电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电视是浓缩的世界,会让你感悟到生活的精彩:电视又是放大了的世界,会让你对生命体察入微;同时,电视最青睐语文,语文也青眯电视。“动物世界”精彩的解说,“焦点访谈”犀利的语锋,“新闻联播”简练的概括,“时事评论”广博的引证,甚至于主持人的机智风趣,广告语的先声夺人,都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假期学生看电视的机会多。老师就要因势利导,充分借助这一语文学习的媒体引导学生学语文,教师可布置以下作业:(一)收看速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内容中央电视台每晚7时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乃至山川风物等,许多内容都是学生应该了解知道的。同时,播音员纯正的发音清晰的吐字也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极好教材。可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认真收看,并速记两条新闻。这就要求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干扰,择其要点记之,对声音信息进行筛选“编码”。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关心时事,又训练了听记能力。(二)在广告中学语文: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