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家长和教师在一开始教学生的时候,不光是要教他们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要努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此可见,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我不由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我从写字、阅读、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浅谈我的做法。一每一课都是写字指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法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书法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认为学生的写字学习、写字训练可以结合每一篇课文进行,让每一课都成为写字课。在写字教学中有效利用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1、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儿歌,如:“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让学生熟记成诵,并按“三个一”的要求去做。课堂上,老师注意随时提醒、纠正,使学生养成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然后再分类指导写法。比如在教学《金子》这一课时,认识完生字,我接着就让学生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问:“你发现这类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出示:“坑彼钱软扮”这些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左窄右宽。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再请孩子们打开书描红。(相机指导写字姿势:“三个一”)通过教师手把手的教,让学生养成认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二每一节课都是书声琅琅的阅读指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请不要忘记为阅读教学打开一扇窗,让新鲜的、丰富的、充裕的空气得以流入课堂,让轻松的、活跃的、和谐的气氛永驻教室。打开了这扇窗,学生就能领略与观赏到窗外那更多更美的风景,外面的世界无限精彩。(一)第一课时注重正音纠调首先让学生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名学生读课文,比如:开火车轮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以使学生在读课文时音正调准。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二)第二课时注重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当然还有内容的理解及学法指导,将在下文论述)。1有效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朗读指导中也是如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句由衷的称赞和夸奖,都可能让他们终生受益。教师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充分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那么每一个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便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朗读不到位,我们教师也要藏起批评的锋芒,尽量把不足之处蕴藏在优点之中,(可以这样说: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