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活动---忧愁的国王”-----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单位: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幼儿园作者:韩宝莉美术欣赏活动:忧愁的国王-----教育教学活动案例一、案例的来源《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是: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使孩子能够大胆地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抒发感情,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环境,受到美的熏陶。美术活动是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艺术活动是一个激发幼儿情感表达的积极过程,也是幼儿直觉与本能的创造过程,更是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主动过程。我们在大班选择了适合大班孩子欣赏的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欣赏活动,并和孩子共同在美术欣赏活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点滴的经验,帮助孩子拓宽了欣赏空间,丰富了欣赏经验。二、活动的目标针对美术欣赏活动的教育价值、以及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孩子经验的确定,我们把这次欣赏活动的教育目标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1.欣赏剪纸画《忧愁的国王》,初步感受作品中色块的分布及组合所传递的快乐和忧伤的情感。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三、案例的实践经验准备:已有欣赏画的经验,有感受色彩的经验。材料准备:剪纸画《忧愁的国王》图片重点:感受作品绚丽的色彩,简洁流畅的线条以及不同色块构成的整体美。难点:体会色彩传递的情感引导幼儿对作品欣赏经历了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心理过程:先从整体出发,然后进行部分感知和感受,最后再回到整体,这是符合美术欣赏的一般规律。(一)、引导幼儿初步欣赏作品。出示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忧愁的国王》。鼓励幼儿发现画面中有哪些颜色。(二)、引导幼儿想象、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内容1、引导幼儿感受画面中三大色块构成的三个主体形象特点。2、引导幼儿观察作品中的背景颜色和特点以及对画面角色的理解。3、引导幼儿感受画面色彩和其他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变化。(三)、鼓励幼儿为作品取名字,大胆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四)、教师介绍作品资料和画家背后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画面主题。(五)、引导幼儿针对以上观察发表自己内心的感受,抒发情感,鼓励幼儿可以学习画家爷爷运用多种颜色作为背景色,表达不同的心情。活动延伸:1、引导幼儿欣赏马蒂斯的其他作品,充分感受其绘画风格。2、提供各种彩纸.学习马蒂斯的创作方法,尝试贴一幅剪贴画并命名。结合美术欣赏活动,我们在日常也开展了相关的辅助活动,如心情和颜色的配对游戏,翻翻心情卡等。这个游戏就是幼儿每天早晨来园后,要自己选择一种颜色的心情卡片,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心情和颜色配对的游戏是有很多颜色的图卡还有一些事情图片,如黄色图卡配对的事情都有什么,选择一定的事情和黄色配对,并说一说自己选择的理由。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幼儿对颜色逐渐敏感起来,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颜色,积累了颜色与情绪变化的经验,为美术欣赏活动,体验颜色和色块传递的情绪情感做了必要的铺垫。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听音乐绘画活动,听一段优美的曲子,然后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进行想象,并用色彩在画面中表现出来,这样的活动对幼儿充分表现色彩也有一定的帮助。四、教学的反思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重点目标主要定位在了这两个方面,一个是感受作品中色块所传达的情感,另一个是孩子敢于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我也主要是从这两个目标出发,重点引导感受不同的色彩所给我们传递的情感信息,并借鉴自己的经验用语言和词汇表现出来。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也遵循了先从整体出发,然后进行部分感知和感受,最后再回到整体,这一符合美术欣赏的一般规律。引导幼儿对作品欣赏经历了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心理过程。如在开始的整体欣赏中,提出两个问题:你在画面中发现了哪些颜色?你喜欢那种颜色?为什么?然后,引导幼儿进行局部欣赏,从颜色组成的三大色块出发,绿色区域,黑色区域,白色区域,分别引导幼儿从颜色、人物的姿势、动态表现、个人经验等不同方面体验作品传递的情感信息,挖掘画面赋予人物的色彩和特点,感知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分析完局部,最后我们又回到整体,观察画面表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