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度下学期大二班教研公开课活动名称:《伞》(早期阅读)活动目标:1、学期阅读图夹文画面,认识与图对应的汉字。2、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伞与角色之间的关系。3、能够根据诗歌结构,用图夹文的形式编一句新诗。活动准备:1、汉字“伞、花朵、蝴蝶、落叶、蚂蚁、荷叶、青蛙、蘑菇、小兔”的字卡各一张。2、儿童伞一把。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了解伞的基本结构,认读汉字“伞”。出示儿童伞,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有伞吗?你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伞”的字卡,教师提问:它的样子像什么?猜一猜,这个字怎么读?引导幼儿认读汉字“伞”。2、阅读图夹文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教师出示图画提问:小动物们有伞吗?它们的伞是不是跟我们一样呢?请你们看一看、说一说。幼儿观察,教师提问:你在图画上看到了什么?都看懂了吗?有没有问题要问?教师完整朗读诗歌,幼儿欣赏。教师:为什么诗歌中花朵、落叶、荷叶、蘑菇是蝴蝶、蚂蚁、青蛙、小兔的伞?3、师幼再次阅读诗歌,认读与图对应的汉字。指导幼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阅读诗歌,边阅读边朗诵诗歌。教师:这些画面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图夹文的含义。教师边出示卡片,边在图画中指认相应的动物或物品,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它的伞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这是什么?它是谁的伞?带领幼儿再次完整朗读诗歌。4、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结构替换内容、续编内容。教师:红红的花朵、黄黄的落叶、绿绿的荷叶、白色的蘑菇还有可能是谁的伞还有什么样的什么东西是谁的伞?请你们像诗歌那样说一说。请幼儿自由仿编诗句,教师巡回指导。幼儿集中表达,教师引导幼儿替换或串联。请部分幼儿朗诵自己编的诗歌句子,组成一首新的诗歌。活动反思:诗歌《伞》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拟描述了大自然与动物之间和谐美妙的联系,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这首诗语言精练优美,重负性的结构形式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忆与仿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重视幼儿的学习过程,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使幼儿在直接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交流的乐趣。观察画面时,孩子们能积极发言,踊跃表达自己的所见所猜所思。首先,通过看看、想想、猜猜,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其次,在学诗歌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幼儿有效的投入到本次活动中,并很好地达到自然习得汉字的目标。再次,我能根据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在幼儿仿编诗歌中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挖掘幼儿最大潜能的发挥,然后引导幼儿完整仿编诗歌。但在最后分组操作时材料虽然准备充分,但却分层次性,这是以后需改进的地方。我深知,要组织好一节生动而有趣的活动决非一日之功,它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会从这节有许多遗憾的活动中,反思经验教训,让同样的遗憾不再发生!争取以后有更大的进步。大二班执教老师:周红岑20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