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目的•1、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2、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3、培养在观察中勤于记录的习惯,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第二:收集歌颂春天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反思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第三:创作一幅“诗画”,或诗配画或画题诗,互相切磋,品评揣摩。第一:编一辑“自然日志”,对二十四节气有了解,并观察当地的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和活动的情况。搜集相关的谚语。把以上的内容整理编辑。活动一:编一辑“自然日志”1、一年二十四个节气。2、收集农谚俗语。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寒露秋分白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二十四节气歌的歌词闫学晶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在田哎……哟春呀吗春天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署没算热大署三伏天哎……哟夏呀吗夏天立秋忙打靛处署动刀镰白露割蜜薯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哎……哟秋呀吗秋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汊牢冬至不行船小寒大寒冰如铁迎来又一年盼望冰消雪化艳阳天哎……嗯哎哎咳哟相关农谚(简介)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则直至清明这段期间雨量较多。2、“春寒雨多,冬寒雨散。”春天若天气寒冷,雨水必定多,但冬天天气寒冷,雨水必稀少。3、“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有雨,则病人就少。4、“三月死鱼鳅,六月风拍稻。”三月若过份酷热,水中部分泥鳅酷死,象征台风及早来,六月稻谷会受其吹毁。5、“好中秋,好晚稻。”中秋月明朗,预卜丰收。6、“重阳无雨一冬晴。”九月初九日若无雨,可卜下半年雨量稀少。7、“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日不冷,可卜人畜多疾之情。活动二:谱一曲“春天的赞歌”1、积累一些描写春天的优美的词语。2、积累一些描写春天景色的好句。3、积累一些描写春天的诗词。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春华秋实春色满园大地复苏草木萌生桃红柳绿莺飞草长春暖花开春寒料峭春风拂面鸟语花香百鸟争鸣春花怒放春雨绵绵春雷滚滚春风化雨春光融融春光明媚春色宜人欣欣向荣争奇斗妍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生机蓬勃飞花点翠群芳竞秀好词积累:群芳竞秀春意盎然杨柳吐绿含苞欲放草绿花红春闹枝头春山如黛春满人间风和日丽彩蝶纷飞百花争艳春景如画初寒乍暖蓓蕾初绽万象更新莺歌燕舞春风习习春色无边浓香扑鼻群蝶飞舞春意正浓好词积累:每年,春的使者降临到微山湖,用她那双温暖的手抚绿了岸,搅绿了水,以迎接夏的光临。吹拂过绿叶的风,变得格外温柔了,太阳也变得暖洋洋的,绿叶们衬托出了一个个娇嫩欲滴的花骨朵。就像一个旅者,她四处飘迫,播下春的种子,传播春的讯息,唤醒了冬眠的动物,踏破了河床的厚冰,并用她那灼热的情感,融化了大地的冰雪。风,柔柔地吹;枝头,悠悠地颤;明媚的阳光,洒在身上,暖在心头;烂漫的春花,啾啾的小鸟,透露着春的灵秀,春的欢乐。积累好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积累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积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