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授课人:翟笃成(红杨中学)时间:2016年5月5日班级:芜湖县保沙学校初中部八年级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2016年芜湖县花桥片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万隆会议的概况;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影响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等,锻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情景剧《派克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生在感知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掌握比较、归纳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在外交舞台上真正站起来了。感受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和魅力,体会“求同存异”中包含的宽容、谦虚、尊重的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教法分析自主探究法、情景剧表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导入新课:情景剧表演《派克笔》,周恩来风趣幽默的外交,展现了新中国的外交风采,教师设问: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呢?观看表演思考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新知:第一篇屈辱外交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31、展示近代不平等条约,引导学生谈谈对近代外交的感受。2、(过渡)换位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第二篇和平共处3、探究历史: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换位思考,提出看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4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图片展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4、展示《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中国领导人怎样才能摆阅读教科书查找。学生观看地图并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阅读课本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观看地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国际形势,并过渡到下一环5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为此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知识链接):中印边界问题材料5、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7页完成下列问题:——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6(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是适用于处理邻国之间的关系吗?(2)、与今天提倡的什么理念相吻合?(和谐)7、周恩来发言的精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精髓是什么?第三篇万隆会议学生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回答学生归纳回答“求同存异”过渡到下一环节教学78、播放视频知识抢答(1)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2)万隆会议的性质。(3)讨论的中心问题。(4)会议中出现的分歧具体指什么?(5)分歧出现后周恩来是怎样应对的?9、知识拓展:展示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材料,你能说出“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学生进行抢答,共同探究同——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等。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8吗?10、万隆精神提炼关键词:团结合作和平友谊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展示外交图片认识万隆精神感受外交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9第四篇外交风采独立自主和求同存异的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崭新的外交局面……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资料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中国应如何加强与亚非国家合作,弘扬万隆精神?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的能力课堂小结:学生聆听帮助学生将本课知10本课主要学习了建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