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风景写生的一些体会和思路VIP免费

关于风景写生的一些体会和思路_第1页
1/2
关于风景写生的一些体会和思路_第2页
2/2
风景写生的一些体会和思路杭七中——姜法彪不久前我们高二年级组全体师生来到浙江金华市的永康厚吴古村进行风景写生,风景写生是美术基础科目之一,我校历来对此很重视,因为风景写生可以极大的锻炼学生在构图、构思、色调组合、绘画语言的探索、速写等等各方面的能力,我们从室内静物、人像写生过渡到室外风景写生有很大的不同。是一次色彩训练课的升华。第一个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描绘对象的转变,从之前室内老师摆好的静物或者面对形式枯燥的模特写生,突然来到室外写生首先完全是一种心灵的放松,同时写生的对象从一成不变的规定模式转变成了没有任何模式的自由选择取景,又可以尝试各种材料和技法,在外面什么都能画,又什么都不好画。一个房子,一条小路,一座小桥或者一个小院子等等,都可以画的很有意思。第二个面对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会不知所措,不知道画什么好,想学习大师的构图和色彩又缺乏有效的手段和语言表达,想细致的描绘一个片段又没有现成可以参照的资料可以借鉴。总之出来后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判断,取舍,此时我们的学生方知“眼高手低”的意义,才知道自己的“才疏学浅”,才知道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出去写生前我们组内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从先期的踩点考察,到风景色彩和速写的专题讲座,包括前期的临摹都是在不断地引导学生怎么去看风景,怎么去组织画面,什么样的画面是好的,什么样的画面是有问题的,该学习和借鉴哪些大师的作品。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会学生怎么“看”风景,怎样的景物是入画的,什么样的构图是好看的。意识上的先入为主很重要,只有学生学会看风景了,知道形式美感的基本规律了,才会画出好的作业出来。第一、形的问题学生在写生中要解决两个“形”,一、构成画面的基本大形(形式构成),二、画面中物体的基本形状(物体的基本内容)。第一个“形”涉及到画面的布局、分割、构成、对比。第二个“形”主要是在不破坏画面大的构成基础上对物体的细节描绘,尤其是画面的主体部分需要一些比较严谨、准确的细节描绘。两者的关系是从属依附的关系,即我们在处理细节的时候要让细节服从大的画面节奏,大的构成。一棵树、一条马路或者一个门、一扇窗,这些小形都要统一在画面的几个主要色块内。这样处理的一个优点是哪怕学生在某些局部画的不够或者画坏了,整体的画面构架还是存在的。第二、画面黑、白、灰的分布在第一步形的基础上还要灌输画面的黑、白、灰的关系,避免画面色彩节奏平、灰、乱的问题。在学生开始作画前,我会简单的用木炭条把画面的几个大形和大的黑白色块画出来,集中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有个参照,这样也比较容易统一思路,我不赞成让学生分散各地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一个不便统一讲解,有些相同的问题因为不同的画面,学生很难有效比较,相对集中在几个区域画相同的景物,可以把一些画面的优、缺点比较客观的暴露出来,比如构图;同样一组画面偏左或偏右一点,可能就是两张完全不同的效果的画面。色调也一样,饱和度不够一点或者过了一点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从课堂效率来讲,相对集中的一起画画要有效率的多,学生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明确。毕竟我们是基础色彩训练,讲的是基本规律,有一定的共同点和基本作画思路。把一些方法讲透了,学生自己就能去组织画面了。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重点和难点是把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教给学生。第三、点、线、面在画面中的作用在画面深入刻画的时候,适当的注意画面中点、线、面的穿插关系,让画面显得更有节奏的美感,要让学生知道,深入不是一味的画的细,有些画面了了几笔就显得已经很深入了,关键是画面的节奏和气韵有没有出来,要在深入的过程中充分理解黑、白、灰和点、线、面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在注意细节描绘的同时更加注意画面形式语言的构成,避免造成深入就是画的细腻这种片面理解。一味的画细只会让自己在绘画语言上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少,灵活运用形式构成语言,要让学生学会巧妙的运用画面的构成节奏对比和色彩对比,来达到一种语言组织上的深入,深入要讲究方法,做到了这一点会让我们的画面语言越来越丰富。好的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风景写生的一些体会和思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