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运用整体性知识来分析某些具体区域演化过程。核心知识点-3--4-加拿大“一枝黄花”看似娇小,但在自然环境中却野性十足。它原产北美,属外来有害植物,但它在当地并非有害物种。多年前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后,危害逐渐显现。由于缺乏天敌,它在我国表现出超强的生长优势,入侵至今已使上海市30多种本地物种消亡。由于该植物根系发达、繁殖力极强,3年就能迅速成片,与其他植物争夺生长空间,吞噬土地,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被称为“生态杀手”、“毒草”。加拿大“一枝黄花”——配花“新宠”,竟是毒草?-5-“生物圈2号”实验为何失败?1991年9月26日在美国亚利桑那沙漠里占地1·5万平方米的全封闭式人工模拟生态系统,只有阳光可以照射进去,包括9种不同的生态类型:热带雨林、灌木林、草地、淡水沼泽、海水湿地、沙漠、深海(珊瑚礁等)、农田、楼房(包含人工风雨装置),引进物种3800多个、有4男4女住进,希望在这里可以获得(产生)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这8位科学家生活2年。-6-进驻后几个月开始到一年多后,氧含量从21%下降到14%,CO2和CO猛增,除藤本植物外,所有靠花粉传播的植物死亡,昆虫中除白蚁蝗虫外基本死亡,实验证明人类目前没有能力模拟出一个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7-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是导致生物圈二号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致使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此外生物圈二号中降雨失控、多数动物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还有黑蚂蚁爬满建筑物等也是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8-地理环境有哪些要素组成?-9-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生物(植被)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10-地理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物质迁移能量交换整体整体性的含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各特性叫做整体性。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各特性叫做整体性。整体性有哪些表现?要素方式目的-11-表现①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循环)表现②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表现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表现④地理环境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性的四种表现-12-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①变化的动力来自外部(主要是人类活动);②变化具有整体性;③和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岩石受人类干扰较小。生物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3-《伐檀》中唱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停地砍呀,伐呀,当地会变得怎样呢?-1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变来的?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今天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案例一-15-结合课本案例2,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案例中表达的演化过程中,气候、地貌、水文、地面组成物质等均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16-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17-水土流失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表土流失,肥力下降地貌?侵蚀沟谷,千沟万壑水文?泥沙淤积,泛滥平原植被?植被下降,逐渐消失气候?蒸发加剧,趋于干旱-18-造成的地理环境的变化: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洪水泛滥侵蚀沟谷,沟壑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