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默读课文。读通课文。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都处于八、九岁的年龄,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身边的事有些熟视无睹。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对于亲情有了一定的体会。但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父母亲的回报,再加上本篇课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教法与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力求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达到语言文字的本节课中,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品味与情感体会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思想共鸣。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幻灯教科书板书音频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一、情景导入1、板书:妈妈师:同学们,读了妈妈这个词,你最想说的一个词是什么?2、再看大屏幕欣赏图片。师: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课件播放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图片)3、师: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感激与赞美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20课《妈妈的账单》二、课题质疑1、读题,理解"账"字,"贝"字旁,说明这个字与什么有关?你们在哪里见过账单?(了解"账单"一词的含义。)课题质疑。师: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1)妈妈的账单是写给谁的?(2)账单上写着什么?(3)为什么写这份账单?三、初读课文1、在解决这三个问题前,先让我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小彼得索取收款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四、精读课文(一)体会母爱的无价和无私1、(返回上一页课件):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2、学生回答妈妈账单的内容时随机出示妈妈的账单。(1)师生接读(前后调换顺序读)。(了解"芬尼"一词)师:读了这份账单,哪些字、词打动了你?(2)围绕"十年中的吃喝"体会母爱。师:为什么这个词打动了你?你能想像彼得的妈妈在生活中是怎样为他准备吃喝的吗?从一天里做的事去想,一天这样做容易,一个月,一年,十年,你觉得容易吗?再读这个词。(3)围绕"十年幸福生活"体会母爱。师:为什么打动你,你能想像一下小彼得度过了哪些幸福的生活吗?可以从一年四季去想。(4)围绕"生病时的护理"体会母爱,彼得生病了,你觉得母亲脸上会有怎样的神情?他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儿子?(5)扣住"0"体会情感,感受母爱。从"0芬尼"你体会到了什么?(5)指导读出感情。师:你能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再读读这份账单吗?5、是啊,小彼得的妈妈认为给儿子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自己乐意的。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这又是一份怎样的账单?(二)体会小彼得的"羞愧万分"1、再来解决我们刚才自己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妈妈为什么要写这份账单?也就是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份账单?(1)出示彼得账单内容,学生读。师:彼得实现自己的心愿了吗?用一个词来说(如愿以偿)你有过如愿以偿的经历吗?你当时的心情怎样?那小彼得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羞愧万分)师:读带有这个词语的话: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3)小彼得读着什么?再看妈妈的账单,想一想,小彼得读着读着,此时会想到什么?(4)他是怎么做的?从小彼得的行动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小彼得藏到母亲的怀里,会悄悄地说什么呢?五、表达感受师:课文学到这,你们心里一定也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让我们来说一说吧!你想对谁说就对谁说。出示:说一说:我想对彼得说:我想对小彼得的妈妈说: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