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七年级下册写作一叙事要完整同学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很清楚了。”下面请欣赏歌曲《童年》,听完后大家回忆自己童年中的一件趣事,并试着完整地叙述出来。写作指导活动一:掌握叙事六要素。我们知道,一件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这六个要素是叙事完整的基础。下面就《记忆犹新的一件小事》为题,分小组讨论如何完整地叙事。对场面要进行仔细观察和细致描写。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要求:活动开展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对场面的仔细观察与细致描写非常到位。记得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我和小伙伴准备去掏鸟蛋,在村子里绕了大半圈,在一棵白桦树上发现了一个鸟窝,也许是我好奇心太强的缘故吧!二话不说,一个劲地往上爬。我像一只快活的猴子,在白桦树上摇来摇去。没料到,鸟妈妈这时回来了,它战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警告我似的……我没有理睬它。不知什么时候,又飞来一只,我想它可能是鸟爸爸,不一会儿,鸟妈妈和鸟爸爸带着愤怒的眼神朝我飞过来,我躲闪不及,一下子从树上摔下来,摔得个屁股开花!疼了我一个星期,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掏鸟蛋了。活动举例在完整地叙述事件时,特别要注意叙事的顺序。我们通常采用顺叙,就是将一件事情从起因、开始、发展到结束依序来写。有时为了突出某种特殊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变换顺序,通过倒叙突出事情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的情节,吸引读者的注意。或者采用插叙,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回忆,丰富叙事的内容。活动二:理清叙事顺序,条理清晰。请同学们分为三组,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找出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的例子。文中写毕业典礼那天,中间穿插“闪回”许多往日的片段回忆,就是运用插叙手法的例子。不同的记叙方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善于灵活运用这些记叙顺序,争取在作文中完整叙事,取得更多的进步。示例:活动步骤活动三:巧妙安排开头和结尾。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性在于开头点明题旨,结尾又须加以呼应,使文章有始有终,首尾连贯。从众多佳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一篇优秀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以下特点:开头(叙述好时间的起因;描写环境;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结尾(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语言含蓄,发人深思;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严谨,浑然一体;篇末点题,突出中心。)开头:绿草如茵,那是草儿在回报春天;鲜花缤纷,那是花儿在回报阳光;白雪千里,那是雪儿在回报朔风。生活,因回报而美丽。结尾:世人总是希望这个世界给自己多少回报,却忽略了自己到底为这个世界付出了多少。天地间那杆无形的大秤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诚如一首所唱: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我们只有让自己付出,让自己做得最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开门见山,开头以各种例子讲述回报的美丽,给人眼前一亮,引人入胜。篇末点题,突出“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的主题,与开篇各种回报相互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相得益彰。活动举例难忘童年那次乘火车说起我的第一次乘火车,是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年我刚刚8岁。耳边不时回响着父母嘱咐的话——“看好包,别给小偷偷走。”“别吃陌生人的东西。”“现在坏人多……”我坐在火车上,不时的看表。当时钟一指向12点时,我刚站起来想站到椅子背上拿包,身边一位男青年站了起来,一下就帮我拿了下来,我只好说了声“谢谢”。范文示例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中年人又把杯子递了过来,说:“喝吧!”我刚想接,但又立刻想起了妈妈的话,马上瞪了他一眼说:“不用!”他一愣,莫名其妙地看了看我。过了一会儿,坐在对面的一个大婶笑眯眯地问我:“小姑娘,几岁了?是一个人出门吧?”我只是”嗯,哈”地敷衍着,只管啃我的面包,吃了半个面包,我更渴了,想起包里还有苹果,便拿出一个,打开了小水果刀,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