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课堂实录邹城市东滩煤矿学校董蕾一、揭题导入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在春天来到了维也纳,当他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他为之震憾了。于是他写下了这篇文章。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师:看这小“*”,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给我们更多自主的学习空间。要学习略读课文,首先得先读什么?(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指生读(评价:你读得很不错,今天能有勇气站起来,就值得大家称赞。)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段话读成几个字,仔细想想,我们能把目标归纳为哪几个字?老师和你一起合作。随着交流师板书(板书:读)师:首先应该读一遍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真聪明,那第二步你们要干嘛?(交流师板书:想)我们要想什么?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板书:想)师:那第三步要干什么?交流板书,(板书:说)现在看黑板,长长的一段话就变成了黑板上的三个字,这就叫读书。【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伊始,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三、自主学习,达成目标1、师:现在就请大家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有三种方法,有朗读、默读、快速浏览,你们会选哪种方法,为什么?生:我选择默读,因为默读有利于思考!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画自己喜欢的词语,还可以在书旁写写自己的感受。生自主阅读2、巧妙引导,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师:下面我们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概括?复习以前的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串联;每个自然段概括一句话串联。指生回答师:智者善听!聪明的同学,你能听出来她是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生:我听出来她主要是把“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几个词连起来。师: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他找到了点,把这四个点一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家仔细看这些词: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生:心情师:对了,这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的一条情感变化线,今天我们又学到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就是——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巧妙地连接。同桌试着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线,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同桌练习【设计意图:《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明确指出,第二学段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环节设计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能力,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3、师:下面让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在维也纳,作者开始觉得失望,后来却心头怦然一震了,这是为什么呢?刚才大家自己试着解决了这个问题,来跟你的同位或小组一起交流一下,看谁说的更有道理。再全班交流。合作探究: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扒开草看到小花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一个小小的"冒"字,已经让你找到了学习语文的秘诀,一字值千金,好!你很会听,你是智者!看,这篇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的情感变化。四、品读欣赏,由景及情。接下来,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触摸作者的情感,去发现花的勇气。1、欣赏画面一“没有花的绿地”,感受失望之情。师:那么哪一段是写作者的失望?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让作者失望的句子。出示:第一段师:谁来说一说哪些句子写出了让作者失望的原因?生: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明媚的小花。师:这个句子很长,我们这段时间都在练习缩句,谁来把这个长句子句子缩一下。生:草地上,见不到小花。师“见不到小花”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什么?生:没花、无花那么是哪里无花呢?生:草地。师: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草地无花”(师板书)。师:你们真会读书,学会概括了。把那么长的句子读到四个字这就叫概括,学会概括,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