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市中心学校备课表备课时间:2016年3月15日1课题6、黄河颂班级学科七一班语文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同教学目标1、2。学情分析及课前准备在简要介绍作者的情况下诵读,学生已熟读,形成了初步感知。教学活动设计(一)初步感知1、抽读课文,思考最能体现黄河外在形象的是哪几句诗?靠哪个字领起的?领起了哪些内容?2、生答上问题师板书“望”。3、怎样读出雄浑的气势来。请同学们为这一小节设计朗读方案。(师提示要注意停顿、重音、感情等)4、抽读方案,齐读方案,思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黄河的?(色彩、气势、形态、力度)写出黄河什么特点?(生答师板书“雄浑壮阔”“蜿蜒宏大”)(二)深入探究1、小结与过渡:正是黄河这种雄浑壮阔、蜿蜒宏大的美,激起诗人澎湃的赞颂之情。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赞颂之情,是通过哪个句子抒发出来的?出现了几次?分别赞美了黄河的哪些方面?(生答师板书“颂”“摇篮”“屏障”“精神”)2、试想赞颂黄河三方面的美,在朗读时,读法、感情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应分别是“深情”“坚定”“激昂”)3、角色朗读三小节,点评。4、学习第一小节A女生齐读,思考赞美黄河的什么?B理解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结合历史知识来理解)C交流知道哪些与黄河有关的英雄故事?5、分组学习余下的两小节。质疑问难,重点品味疑难语句。交流探讨解决。如:“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等。(此过程略)6、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赞颂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屏障,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请同学们深入思考一下,作者这样去赞颂她,目的是什么呢?试从文本中找出点明写作主旨的语句来。(重点体会这两句的修辞、作用等)师小结:这两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表现了中华儿女有着像黄河一样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这也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号召人们学习磨市中心学校备课表备课时间:2016年3月15日2黄河,像她一样伟大坚强,拿起刀枪,奋勇抗战,夺取最后的胜利。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黄河颂》,这只是《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另外的七个乐章,同学们可以去查找品味。我们的课堂学习是有限的,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广泛地开展阅读,去了解黄河、关注黄河、走近黄河!板书设计6黄河颂望---------------颂---------------学雄浑壮阔摇篮伟大坚强屏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