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复习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1840年以后)西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对比结论12、中西方近代前夜历史对比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自然经济为主体,男耕女织是主要方式(农耕文明)工业革命后,建立起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工业文明)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国专制主义日益腐朽,中国与西方的国力差距大大拉开,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近代科学的诞生,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开辟新航路,殖民侵略闭关锁国政策1840185018601870188018901900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7;全面侵华1937—1945)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无产阶级(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史战争名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起因(性质)时间侵略者条约危害胜负原因启示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英英法联军日八国联军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国别割占和强迫租借地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威海卫长江流域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抗争史实时间阶层启示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血战虎门邓世昌血洒黄海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83918411894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爱国官兵农民阶级这些抗争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捍卫民族独立、反抗外国侵略的顽强意志。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间领导阶级目的内容性质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发生;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都归于失败;对传统保守观念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相同点不同点19世纪60~9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1895~1898第二次工业革命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改革教育制度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