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蔡伟娟课题摘要学科历史与社会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上册单元第三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3.1.1抗日战争的开始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以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为切入口,从两个角度描述侵华战争的开始。从日本方面看,侵华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必然结果,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侵华拉开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使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高级将领张杨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使国共携手抗战,公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已有一些粗浅和模糊的认识,通过本课史实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可以比较理性而深刻地认识这场战争开始的本质。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一是基本知识的准确识记问题,二是具体史实的深层认识问题。3.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学生对抗日战争比较感兴趣,学习较积极且认真。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了解日本发动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是转嫁经济危机的手段;掌握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的史实;知道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结合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培养自主学习、问题分析的能力;通过学习抗战的历史,培养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情感。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历史的记忆:这是哪里?台面上刻着的日期应当是那一天?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它形似一本翻开的台历。该馆是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国耻而修建。博物馆建成于1991年,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残历碑是一座巨大石雕,碑形为翻到事变日期的台历,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馆内以丰富的史料向人们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奴役中国人民的罪行和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九一八——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二)、自主学习(P70-72)1、“九一八”事变(原因<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各方反应(共产党、广大民众、国民党的爱国将领)提示:请在书上划出以上信息,并圈出重要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阅读资料,思考:(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是,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应对的?(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恶果?过渡:“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各方民众、各界人士的反应反映①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②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③《义勇军进行曲》迅速流传开来中共的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反应:出示:张杨照片——引出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四)聚焦:西安事变(一)结合教材,按提示整理事变线索(时间:3分钟)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督剿”的蒋介石,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结果:①中共主张和平解决。②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③蒋介石得到释放,张、杨遭到软禁。意义:①国共之间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二)播放视频:这里老师找了一小段视频,也让它帮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段难忘的历史。注意视频中反应了哪些教材中所没有的历史细节,注意这些细节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知我们的音像系统是否打得开......视频中反应了哪些教材中所没有的历史细节?(事变发生后的国内外形势;国民党内部各个派别的反应;张杨与共产党的联络等等由此可见西安事变的影响力,可谓震惊中外!)过渡: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以国防部长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主张炸平西安,想置蒋介石于死地好取而代之。那蒋介石该不该死?这个时候他又能不能死?(三)、思考讨论:(2个问题)1、放蒋?杀蒋?(从感情上来说......他欠我们共产党人一笔血债,而且是血债累累,不仅该死,而且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