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中的问题与策略在人们的脑海常有这样的印象:你是音乐老师?那你一定很快乐,上课很轻松,没有升学压力。可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你是否在教学中感到快乐?感到轻松了呢?我想更多的音乐老师会常为音乐课上学生不配合教学,纪律松散,对音乐的不屑而伤脑筋,如何让我们的音乐课改变这种情况,使学生真正兴趣并且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这个问题常让我深思。初中音乐教学的“难”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让我们的教学“难”开展活动音乐课上老师鼓励学生为大家表演的时候,老师鼓励但是就是没有人愿意出来!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转变?初中,是学生的少年时代,这个时期的少年“一半是儿童,一半是少年”幼稚与成熟并存,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迅速时期,令人烦恼又充满希望,一些学生情绪不稳定,具有叛逆性和闭锁性。他们开始非常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别人如何看待、评价自己。因而会有“自保”的态度,不愿当众表现自己显出一定的“闭锁性”,这些生理和心理发展快的学生就没有了儿童那种幼稚天真活泼的性格了,他们对音乐课中的表演这个环节已经没有兴趣,认为那很丢脸在音乐课中也不愿唱歌,不愿举手发言,担心自己如果回答错了或唱不好,同学会笑话自己,有损自己的“形象”。如果不正确对待,这种心理会导致他们更加封闭自己。中学生一般对“面子”的问题都看的很重,稍有不慎就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这时很可能出现反抗心理,也称“逆反心理”,他们觉得你让他表演就表演很幼稚很丢脸,有了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往往会与你背道而驰,而且会一个影响一个,从而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老师不改变对他们的要求只会造成师生间的不愉快,因此,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理解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改变教学方法:1、备课时多备一些相关课题资料,让学生来解说,这也是一种表现,而且对于学生解说他们还有一些新鲜感,听时更认真,老师又可以在傍组织纪律,课堂纪律有序,教学效果更好。2、表演或考试在内容、形式上可由他们自己定,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一样能体现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形式又多样化。3、对于个别还是没有信心表现的同学老师要个别交流,走进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排除这种心理障碍,乐观正确对待,决不能用老师的角色去施加压力,其结果只有“叛逆”和更加‘“自闭”而不配合。二、二、初中音乐教材不能和适应新世纪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需求。目前初级中学使用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实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至今内容都没有更新和增加,在内容上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初中学生音乐的需求,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音乐也在发展,多年的素质教育已经让我们的很多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和基础,没有学习音乐的孩子他们也可通过电脑,电视,市场上找到他们喜欢的音乐,有了他们这个年龄喜欢的音乐类型,所以,初中音乐教科书的音乐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加以更新。1、歌曲教学的内容的更新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与身心发展。在保留音乐教材中传统经典歌曲的同时,每单元要增加选学歌曲的数量并要有完整的曲谱。留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唱他们想唱的歌,提高学生的歌唱热情,音乐课才会有他们真诚的歌声,这样你结合歌唱的要求,音乐知识的讲解,他们就会更能接受。其实我们现在的音乐教材已经有很大的改进,也是分章节,有主题。例如:《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青藏高原》学生就很喜欢,班班有歌声,可以说没有不爱唱的,还有《我的太阳》,虽然是外国歌曲,但我们结合到帕瓦罗蒂的故事中,备好一此相关资料,让学生来讲解从而让他们先了解这个歌唱家的传记,他们就由衷敬畏他,而想唱他的歌,这节课也很成功。但不足的是这些章节却有很多歌的曲谱却是不完整的,不管是选择唱还是欣赏都给我们教学带来难度。三、所以①歌曲教学内容的更新可以将要选学的歌曲进行系统分类是可以值得学习的。可以分为:从原有的节日里的歌;黄河的故事等还可以增加:赞歌献给祖国;唱给父母的歌。还可以设置“我想唱”系列歌曲:理想篇;家乡篇;友谊篇;校园篇;感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