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宋太祖明太祖唐太宗1432自主预习1、明朝建立的背景、时间、人物、都城、作用2、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在地方的措施?三司及其职能分别是?在中央的措施?作用?3、丞相废除后,皇帝设什么以备顾问?后来发展成什么?4、明太祖设置的特务机构是?目的(职责)、地位(特点)?5、明太祖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目的?命题范围、答题要求、文体、危害?6、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7、“靖难之役”的背景、双方、过程、结果?8、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时间?明成祖设置的特务机构是?目的和地位?特务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10、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一.明朝的建立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时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都城:南京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朱元璋朱元璋(明太祖)(明太祖)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如此辽阔的土地,假如你是朱元璋,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让所有的臣民俯首帖耳的听从指令呢?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3、实行八股取士1、改革行政机构。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地方思考:(1)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2)三司的职责是什么?1、改革行政机构。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皇帝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行中书省中央:地方:丞相(地方的财、政、军)皇帝六部中书省的下属机构最高统治者这种权力分配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司六部明朝改革行政机构后产生了什么作用?皇帝地方威胁中央相权威胁皇权1、改革行政机构活动与探究: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点是什么?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等等。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命题范围:命题范围:答题观点:答题观点:文体:文体: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八股文)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八股文)——实行八股取士结果: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明朝君权的加强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明朝君权的加强“八股取士”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应如何评价“八股取士”?积极影响: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使考试更加规范化考试更加规范化,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消极影响:对人们的思想有束缚作用,扼杀了对人们的思想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助长了为了当官而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消极影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