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课即兴创作的几点思考当今的中小学音乐课上存在这样一种现状:学生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在音乐课的教学上,一方面学生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却无法正确、流畅地读出一条节奏或通过唱谱自学一首歌,即使模仿,也缺乏流动感。另一方面,却有很多学生在业余时间,花费高昂的学费进行器乐或声乐的专门训练。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单一的、老套的教学形式;理论、机械、枯燥、缺乏活力的内容,抑制着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导致他们潜在的音乐才能、创造力、想象力逐渐地,甚至有可能是永远地消褪。在即兴创编教学实践的研究中,让学生在音乐课堂里"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身体动,还有心动、脑动,学生对参与即兴创作活动表现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并在不断的创造性实践中培养了兴趣、能力,增强了自信,发展了个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教学作几点思考论述。一、循序渐进、培养能力随着小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不同年龄的儿童在音乐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特点。有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每年都在迅速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体验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个时期是对节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凭感觉把握音乐,用耳朵去感觉记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做出反应。而且我认为:根据低段学生的这一些音乐审美心理特征,通常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学生作一些浅显的音乐即兴创作,其内容和方法有:1.即兴歌表演。从幼儿开始,孩子们就喜欢模仿各种动作表演,低年级的许多歌曲都富有趣味,且易表演,在唱歌或听音乐时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是很受孩子喜爱的。在一节音乐课上的动物模仿练声环节,教师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导入:即兴创编发声练习(在现有歌词基础上,引导学生即兴创编歌词及律动)134│55│134│55│6543│5-│小猫喵喵小鸭嘎嘎啦啦啦啦啦.......134│55│134│55│4323│1-‖小鸡叽叽小猪噜噜啦啦啦啦啦......2.即兴节奏创编。在一节《即兴创编节奏》的音乐活动中,用有趣的童话故事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节奏编入故事中,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让每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里,帮助小兔想办法赶走大灰狼,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具体环节如下:(一)感知节奏:童话故事《小兔和大灰狼》导入清晨,兔妈妈对小白兔说:“乖乖,妈妈要去拔萝卜,你在家千万不要出门,听到‘咚咚咚咚咚咚’的敲门声就开,说明是妈妈回来了,否则就不要开门,妈妈的敲门声记住了吗?”小兔说“记住了,记住了,是这样的:咚咚咚咚咚咚”。兔妈妈刚走,一只大灰狼鬼鬼祟祟从屋外的树林里钻出来,“哈哈!兔妈妈又出去了,今天我要美美的吃上一顿了!”大灰狼来到小兔家的门口,伸出爪子敲门:‘咚咚咚咚咚咚’,还尖声尖气的说“乖乖,妈妈回来了!”(旁白)下面的小朋友,你们也要帮助小兔!小兔听到敲门声,仔细听了听又想了想“这不是妈妈的声音,不能开门!”(旁白)下面的小朋友,你们说小兔可以开门吗?(生:不能)请你们扮演猎人,用你们手中的材料制造模仿出猎人的枪声赶走大灰狼吧!大灰狼惊慌失措地逃跑了!(二)结合实际,认识各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师:聪明的兔妈妈巧妙地利用不同节奏的敲门声,战胜了大灰狼,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还有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千百万化的节奏!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替;我们人的呼吸、心跳等都有一定的节奏。如: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也有不同的节奏。请小朋友分别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声音:(出示节奏)小鸭:嘎嘎︳嘎嘎︱小猫:喵—︳喵—︱小狗:汪汪汪︱汪汪汪︱3.即兴简单旋律的创作。学了“5”、“3”、“1”这些简单音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即兴唱出由这些简单音符组成的旋律。教师可规定一个节奏型,也可不规定节奏。4.即兴编歌词。例如,将学生自编的旋律唱熟后,可以即兴编配歌词。也可以将原有的歌词进行即兴改编。二、正确评价、增强自信音乐课的创造教学于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由于即兴性活动事先没有准备酝酿、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