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教案:我不怕了设计意图:害怕,是一种心理感受,每个幼儿都对“害怕”有着直接而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这个话题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就这个话题开展活动,不仅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心中的害怕,更要鼓励幼儿正式害怕的情绪,帮助幼儿获得克服害怕情绪的方法。在活动中安排以下环节:通过“分享害怕”,让幼儿正视“害怕”,知道“害怕”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通过“分析害怕”帮助幼儿了解产生害怕情绪的原因;通过讨论典型案例,让幼儿交流克服害怕情绪的方法;借助“超人瓶”,让幼儿大声说出自己的害怕情绪及其调适方式,帮助幼儿宣泄害怕的情绪,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活动名称:我不怕了年龄班:中班活动目标:1、能与同伴及教师分享、讨论自己的害怕体验,知道“害怕”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2、积极寻找调适自己害怕情绪的多种方法。活动准备:黑板,记号笔,纸,超人瓶(经装饰的广口大肚瓶),背景音乐。活动过程:一、导入话题1、教师和幼儿交流讨论,在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害怕的事物。2、分享教师害怕的食物。二、交流“我害怕的事”1、利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害怕的事物。2、分析害怕的原因并归类。(1)幼儿逐一介绍自己害怕的事物,教师询问原因。(2)引导幼儿对害怕的对象进行分类。(生活情境或自然情境中的可怕事物、幻想情境中的可怕事物)三、分享害怕的情绪感受师:当你们害怕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幼儿回忆自己害怕时的感受和表现,教师一一给予情感的认同与接纳。)四、聚焦典型案例,讨论调控害怕情绪的方法1、学习面对生活情境中的害怕事物。(教师选取某一实例,引导幼儿讨论并提出解决策略。如远离危险,请求成人帮助等等。)2、学习面对幻想情境中的害怕事物。师:这些想象中的怪物、怪兽的确令人害怕,所以有个小朋友每到晚上就会特别怕黑,不愿意一个人睡觉,还不让妈妈关灯。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他呢?(幼儿自己交流克服害怕情绪的方法,教师用绘画符号记录幼儿的方法,并与幼儿一起把它们编成儿歌。如:怕黑的时候,我会点一盏灯;怕黑的时候我会抱着玩具娃娃睡觉;怕黑的时候,我会想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来保护我;怕黑的时候我会大声的唱歌;怕黑的时候,我会……)五、使用收集“害怕”的“超人瓶”1、认识“超人瓶”的作用。师:这是一个“超人瓶”,它是专门用来收集“害怕”的。只要你对着瓶口大声地喊出你的“害怕”,并想出办法去克服它,你就会得到超人的勇气。比如,我会对着瓶口大声喊:“我不怕大狼狗,我可以躲得远远的!”2、尝试向“超人瓶”表达自己的害怕情绪及调整害怕情绪的方法。活动延伸:收集大人们的“害怕”。(采访身边的大人,了解他们害怕什么及克服害怕情绪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