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再现淮北碧水清流近年来,我市各级环保部门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水污染加剧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整体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强化宣传,全社会的水污染防治意识不断增强市政府把“一法两条例”纳入“四五”、“五五”普法规划,进行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大力普及涉水法律法规知识。每年全市都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通过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教育,全市人民的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意识大为提高,并在全社会形成了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气。二、领导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淮北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并将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分解成15项内容,列入市政府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对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等8家单位下达目标任务,实施考核。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经常听取环保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长及分管副市长也经常过问环保工作,对环保工作抓得很紧。三是实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三、开展专项治理,取缔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一方面,专项行动力度大。市政府多次部署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关闭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造纸等“十五小”“新五小”企业54家,其中,水污染企业5家,监察、环保、工商、质检部门联合进行督查,对违法生产企业,依法追究当地政府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坚决遏制污染反弹,改善了局部区域的环境质量,重点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另一方面,做好服务促治本。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是以关了之,而是积极帮助关闭企业转产一些高科技、无污染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使其顺利实现转产,彻底解决污染反弹问题。四、狠抓项目落实,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进展顺利《淮北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列入水污染防治项目12个,总投资4.5亿元。目前,项目建成投运率为83.3%,完成2007年底前目标任务的92.56%,项目开工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率为7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72%;公共用水污水处理收费率大于80%,自备水源井污水处理收费率大于60%。五、依法管理环境,防治工业污染主要做了五项工作:一是加大现场环境监理频次。按照省政府“三严控”的要求,不断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力度,严查违法排污行为,对重点排污企业加大现场环境监理频次,防止其超标排污。对全市34家重点污染源每月现场监理1次以上,对200多家一般污染源每季度现场监理1次以上。每年实施各类现场监理2000余户次;二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发现的违法排污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决不姑息迁就;三是对挂牌超标排污企业进行认真整改。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安徽省环保局有关文件要求,市政府责令挂牌企业停产整顿,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切实加强环境管理,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国家和省挂牌督办企业全部按照要求完成了整改。六、加大环保投入,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我市逐年加大投入,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建成污染治理设施500多台(套),其中,水污染处理设施近60台(套),形成年处理污水总能力近3000万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3.06万吨。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总投资1.42亿元,管网总长98.95公里,目前,管网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管网二期、三期今年6底之前完工。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4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总投资5400万元;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预计总投资7800万元,日回用量为6万吨,已开工;濉溪县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环保基础工程都在紧张建设之中。七、实施打井项目,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1996年以来,全市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3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