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一、教科书分析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的重要性质,它为结构的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科书通过案例分析、探究、思考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学生认识了结构与力、结构的稳定性的基础上,掌握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和了解结构的功能。教科书通过三个不同角度的案例,分别说明了影响结构强度的三个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利用结构本身的特点实现功能的扩展、思考扩展功能的核心问题,从而为结构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学生分析高三的学生,通过两个多学期的学习,对技术这门课程有了较深的了解,同时“稳固结构的探析”在高考中的要求是二层次的,所以学生对这块知识理论上已经掌握的比较好,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含义。(2)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得出这些因素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影响,同时写出试验报告。(3)当结构遭到破坏时会区分是结构的稳定性问题还是结构强度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对学习重难点的理解。(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的思想和意识,培养创新品质,提高审美意识。(2)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热爱,增进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四、教学重难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重心位置、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五、教学策略与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法,以图片与实物展示、试验演示、实践操作、小组协作的方式组织教学,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体现探究式教学。六、课前准备1、准备一些实物,图片,演示工具。2、设计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引发探究。[演示试验]矿泉水瓶不同状态的稳定性。(1)空矿泉水瓶立放、倒放、装水立放,提示学生对稳定性的关注。(2)对矿泉水瓶吹风,哪个瓶子最容易倒下?哪个瓶子站得最稳?引发学生对稳定性的思考。(3)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稳定性的三个因素。2、结构的稳定性[学生体验]瓶子不同状态的稳定性。空矿泉水瓶立放、倒放、装不同量的水立放、装不量的水倒放[教师]稳定性含义: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学生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1)重心: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2)支撑面:支撑面越大稳定性越好分析支撑面与接触面的区别(3)结构的形状:结构的形状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三角形的稳定性[投影展示]路边的电线杆[课堂讨论]分析电线杆的稳定性[教师总结]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对于一个在地面上可移动的物体来说,主要是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演示试验]让装有水的可乐罐立起来[投影展示]比萨斜塔[教师]结构稳定的条件: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稳定结构的利用:利用不稳定结构实现某些功能,如不倒翁、跨栏、木马、用啤酒瓶测地震……3、结构的强度[投影展示]一根翻倒的木棒、一根中间折断的电线杆木棒翻倒是由于稳定性不好,那电线杆折断呢?引出强度,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学生试验]不同种类衣架的强度、不同结构造型纸张的强度[学生探究]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1)使用的材料(2)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刚连接、铰连接(3)结构的形状三角强度最大4、练习巩固并小结(1)从结构的稳定性角度分析一组图片(2)从结构的强度角度分析一组图片5、作业设计请观察身边的事物,如课桌椅、凳子、茶几、相框、餐桌等,观察它们使用的材料、连接方式,发现它们在稳定性和强度方面的不足,并予以优化。九、板书设计稳固结构的探析十、课后反思结构与稳定性一、结构稳定性的含义二、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1、重心位置2、支撑面大小3、结构形状结构与强度一、结构强度的含义二、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1、使用的材料2、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3、结构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