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教学反思《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这首歌带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曲调朴实感人,歌曲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赞颂祖国、祝愿祖国之情贯穿全曲。在教学这首歌曲时,我先给学生讲了《音乐之声》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萨尔斯堡,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非常喜欢唱歌。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她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成了好朋友,还教他们学会了许多歌曲。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感动,他也边弹吉它边演唱了一首歌。”这时我让同学们猜上校唱的什么歌,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然后我继续讲下去:“不久,德国纳粹分子占领了萨尔斯堡,并强迫上校为他们服务。上校为了不背叛祖国,决定带着全家一起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绒花》,台下所有的观众都非常的感动,和他们一起唱《雪绒花》,上校一家也成功的逃离到了国外。然后我播放了电影的歌曲片段,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这首歌的兴趣。欣赏几遍后,学生基本上会唱了,这时再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或创编歌词,学生完成的都很好。课后我反思了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当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例如:音乐课上让学生创编歌词和歌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机会。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总之,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抛弃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要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