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育人——一个教师的操守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深感教师德性之本是善良与爱,而教师德性的源泉是责任。对教师而言,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善良是一种德性。善良中蕴涵着宽容与大度,善良中蕴涵着理解与尊重,善良中包含着仁爱友善,善良中包含着慈悲为怀。善良是教师对待学生最基本的规范。教师德性中的善,表现在教师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为什么教师要有善良的心灵,要充满善良的情怀,要与学生为善?因为学生是未成熟的人,是有待发展的人,是需要精神抚慰的人。他们往往情感脆弱、思想单纯、经验缺乏,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精心呵护、照顾、引导和保护。青少年往往认识肤浅、行为冲动、克制力差、自以为是并向往成人生活,容易犯错误,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宽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用善良去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是对学生最基本的保护。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恨铁不成钢、任意指责、批评,甚至体罚、侮辱,都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对立和抵触。“问题学生”不是一天之间就形成的,也不都是由学生自己造成的,教师在他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的感动力。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责任心、责任感是教师德性的源泉。具有责任感和责任心的教师勇于承担自己工作的全部内容。首先教师要有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态度。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语言及至教育观念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武断、不随意地对待学生发展的任何细节。在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下开展自己的教育工作。其次,教师要以教育自己为责任,正己正人。第三,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做出榜样和表率。在当今社会变迁剧烈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教师尤其要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有效引领者,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