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透庐山真面目识透庐山真面目缘途寻径攀峰巅缘途寻径攀峰巅----全国新课标卷分析及变化趋势蠡测全国新课标卷分析及变化趋势蠡测识透庐山真面目识透庐山真面目缘途寻径攀峰巅缘途寻径攀峰巅----全国新课标卷分析及变化趋势蠡测全国新课标卷分析及变化趋势蠡测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廖干英廖干英•2007年—2013年新课标卷的“七年之痒”。•2014年后的“狂飙突进”2013年以前建构模式维稳保持期2014年引进翻新温和改良期2015年以后创新突破激进变革期•一、维稳保持期•在这一时期,几个原创引进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高考的考测导向和意图,这值得我们关注。•(一)多选题•(二)补写题•(三)图文转换题•二、温和改良期•2014年出现的新题主要有三个:•(一)文言文断句•(二)情景填空题(名句名篇默写题)•(三)成语辨析题•三、激进变革期•2015年两套全国新课标卷推出的新题型共有四种,单从数量上也能看出变革的迫切。•(一)古代文化常识题•(二)比较阅读题•注重与初中教材的链接•2015年,全国卷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在分析作品中“老汪”时,要求与初中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进行比较分析,要求分析两人为何生活性情相似但精神根源却不同。•课标卷Ⅰ诗歌鉴赏一题,在鉴赏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时,要求与初中所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说明该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三)选用句子题•(四)作文题•预测全国新课标卷未来的走势•一、维稳守正是过去时,创新求变是新常态。•近年受新课标卷题型的影响,语音、字形、词语、标点、得体、修辞等考查点,散文、戏剧、新闻、报告、科普等文本阅读的复习都已成盲点。•二、新题成为保留节目,旧题将面临“变脸”。•沿用多年的传统题型,将以怎样的面目出现仍然存在很大的悬念。如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查。•三、选考两题力求对等,考试文本可能调整。卷别作品体裁作者涉及考点分值新课标卷Ⅰ马兰花小说李德霞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4.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4题25分新课标卷Ⅱ塾师老汪小说刘震云1.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4.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4题25分•实用类的平均得分比文学类高5分左右。•寻求对等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调整选文,极有可能是将人物传记调整为新闻、报告或科普文章,并适当增加难度。•四、综合灵活成为新宠,单一古板只好下课。•综合性强的题型取代单一题型几乎成了一条定律。•从大纲卷承袭下来的题型已经不足1/3。•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二高考语文试题梳理•一、体现国家2014年高考改革精神•背景:•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要求:高考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明确:试题背后蕴含深层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强化立德树人•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自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依法治国的认识,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1.渗透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迹。•全国二卷选考题传记阅读材料《将军赋采薇》,以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的传记材料为阅读文本。(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来护儿的重义轻财。•2.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全国二卷小说阅读材料《塾师老汪》中对“有朋自远方来”的解释,传记阅读中戴安澜赋诗《远征》两首,借诸葛亮、秦始皇事迹表达壮志,不仅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3.引导创新,鼓励创业创新。•全国二卷作文中科学家大李矢志创新•全国一卷传记阅读中朱东润在传记文学创作上不愿“穿新鞋走老路”•语言运用13题第③句强调“中国戏曲”唯有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4.作文题增加任务驱动元素•针对三位“当代风采人物”,要求优中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