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第11题化学实验基础(强化训练)1.在一定条件下,向Al2O3和过量C粉的混合物中通入纯净的氯气,可制得易水解的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Cl2+3C高温2AlCl3+3C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加热MnCl2+Cl2↑+2H2OB.装置b、c中盛装的分别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C.装置d、e之间应添加一个干燥装置D.此实验的尾气,除氯气外都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2.对于下面的实验装置及其实验目的,表述错误的是A.装置甲后加接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才能获得纯净干燥的甲烷B.装置乙改用水浴加热,才能用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C.充分冷敷装置丙中圆底烧瓶后,打开止水夹,可见“喷泉”现象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备SO23.检验下列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待检验物质所用试剂A食盐中的碘元素淀粉溶液BNa2CO3溶液中的NaOH酚酞溶液C有机废水中的酚类FeCl3溶液D环己烯中的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4.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验证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搅拌、冷却后,滴加过量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滴加几滴碘水B银氨溶液的配制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生成的白色沉淀刚好消失C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3Fe、Cl用滤纸将待提纯的氢氧化铁胶体包好,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更换蒸馏水,重复几次D证明酸性:23HCO>HClO用pH试纸分别测定等浓度的3NaHCO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2-3CO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含2-3COB探究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的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取少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溶解,分成两份:一份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另一份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若前者溶液变血红色,后者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中铁元素有+2、+3两种化合价C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向试管中加入-1244ml0.1molLKCrO溶液,滴加数滴-131mo1LHNO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溶液由黄色变橙色,说明增大+H浓度,平衡向生成2-27CrO反应方向移动D检验某牙膏中是否存在甘油取少量该牙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适量新制氢氧化铜,观察现象若产生绛蓝色沉淀,则该牙膏中含甘油6.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4CuSO溶液除去乙炔中的2HSB.用酸性4KMnO溶液除去2CO中的2SOC.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D.用盐酸鉴别23NaCO固体和NaOH固体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BCD除去2CO中的HCl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23Mg(OH)Fe(OH)>检验溴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Br检验23NaSO溶液是否变质8.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含少量Mg、Fe等)制明矾422KAlSO12H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生成了2H:2222Al+2NaOH+2HO=2NaAlO+3HB.操作a是过滤,以除去难溶于NaOH溶液的杂质C.②③中加入稀硫酸的作用均是除去杂质D.由④可知,室温下明矾的溶解度小于243AlSO和24KSO的溶解度9.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省略夹持装置),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有几项实验器材相应实验①量筒、温度计、烧杯、碎纸条、盖板中和热的测定②烧杯、分液漏斗用饱和23NaCO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③量筒、玻璃捧、烧杯、100mL容量瓶用浓盐酸配制1100mL0.1molL的稀盐酸溶液④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直形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石棉网分离甲醇和甘油的混合物⑤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三脚架从食盐水中得到NaCl晶体A.2项B.3项C.4项D.5项10.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除杂后若有水,不考虑水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BCD气体(杂质)2COCO222CHHS23NNH2SO(HCl)方法通过灼热碳层通过饱和4CuSO溶液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通过饱和23NaSO溶液11.化工行业常用硒(Se)作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用后处理简便等优点。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Se、Ag2Se,还含有少量Ag、Au、Pt等)为原料制备纯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