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杨修之死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事件要点。2、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3、探究杨修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4、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并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教学难点:探究杨修死因。教学过程:一、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人们常说:《三国》看智,《水浒》看勇。《三国演义》中有无数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运者,也有被埋没甚至被残杀的不幸者。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共同来关注杨修的命运。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杨修因犯何罪被杀?2、如果没有这一事件,杨修是否会被曹操所杀?为什么?3、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反应?根据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表格:事件杨修的表现曹操的态度改造花园大门“丞相嫌园门阔耳”虽称美,心甚忌之分食塞北酥饼取勺与众分食虽喜笑,而心恶之揭发“梦中杀人”“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愈恶之告发曹丕密谋知其事,迳来告曹愈恶之教曹植斩门吏“君奉王命而出……”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为曹植作答教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大怒,已有杀修之心。四、研读课文,感知形象。从上面的几件事当中分析杨修和曹操怎样的性格。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曹操:阴险残忍、狡猾奸诈、虚伪多疑五、合作探究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的人认为另有它因,你持哪种观点呢?请以“杨修之死,过在于,因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看法。六、拓展延伸穿越时空,如果你是曹操身边的一位重臣,是杨修的一位朋友,你分别会对他说什么呢?七、课堂总结并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杨修之死杨修(恃才)-------------矛盾冲突--------------曹操(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