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教学设计日新月异的交通(第1课时)萧山区浦阳镇中心小学陶吉云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2、通过学习,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3、感受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懂得为了交通的便利,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激发学生对他们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难点:感受古今交通变化的迅速,并懂得尊重为交通发展付出辛劳的人们。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调查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交通状况!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话话古代交通的坎坷1、古诗导入:出示四句古诗。2、这几句古诗中都含有一个关于交通的词,能找出来吗?并指出诗中讲到的交通工具。3、说说古人还用到什么交通工具。4、说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个千古名句,他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了。A、我们看(课件出示“西京古道图片”),这是怎样的一条路?预设学生可能回答:荒凉、古老、狭窄、蜿蜒、两边杂草丛生、是一条山路……B、总结补充:其实,这是两千多年前的“高速公路”(课件出示文字信息)提高课教学设计C、算一算:像这样的一条古道,“一骑”要跑几天才能送到!西京古道约为800公里,当时的快马在山路上的长跑速度平均为20公里/小时,算算当天能送到吗?D、送不到?不过当年唐玄宗对杨贵妃是百般宠爱,命:“荔枝当天采下,当天送到!”你有什么好办法?(跑一段路,换一匹马)E、师总结:难怪杜甫的一首诗说道:“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5、深入了解古人交通的坎坷,课件出示秀才赶考一个秀才经过乡试要进京赶考,从杭州到北京,大约1800公里,请问他要提前几天出发?这么长时间的路途奔波,你想:他可能要面对哪些问题?预设学生会回答:a、盘缠要带够,可能会遭贼;b、粮食要多带些,可是会很重!c、会生病!d、旅途劳累疲倦,影响考试!e、天有不测风云;……6、小结:看来,当古人还是比较辛苦的,光是出行,就这么不方便!二、了解七八十年代交通的历史1、过渡:比起古人,我们爷爷奶奶这一辈就幸运多了!出现了很多新的交通工具!课前,我请同学去调查了一下,哪位同学把你的调查结果(调查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交通状况),给大家说一下。2、老师也搜集到几张当时的照片,给大家展示一下:3、图片展示了七八十年代的交通条件。这样的交通,你觉得怎样?4、刚才同学们都谈了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交通状况,老师也深有感触!谁能总结一下,他们那时——也就是七八十年代的交通状况!(比起古人,有很大的进步,但路小、不平整、泥泞;自行车等等交通工具还是不能满足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三、感受现代交通的发达1、世界真是瞬息万变!今天的交通跟以前的交通,那简直有着天壤之别!谁能说说如今的交通状况!2、师生共同交流:3、哦,现在的交通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尤其是交通工具的品种,简直可以说提高课教学设计是种类繁多!面对如此众多的交通工具,我们是不是有必要认识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填写以下表格4、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指导;5、分类别介绍,交流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优势所在。6、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教学:如果你的一个远在北京的亲人想来杭州旅游,你替他选择一种交通方式。(合理就行)7、如今的交通,我们的祖辈们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看:(出示课件)欣赏图片,感受现代交通的快捷与畅通,同时记住我们浙江省的部分重要的交通设施!(钱江一桥之六桥、沪杭甬高速、杭千高速、宁波北仑港、浙赣线、萧山国际机场等)8、这么优越的交通条件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好处呢?我们该感谢谁呢?四、畅想未来交通的发展1、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会有怎样的变化?预设学生回答:2、激情憧憬,结束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