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案例与评析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刘红会案例:课前活动:名人名言大聚会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或发明家是谁?你知道他的发明或发现吗?听大家的语气,看大家的眼神,我想你们一定认为他们的发明发现很了不起很神奇吧?其实,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你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成就。你知道课文中哪些人物有这种精神吗?赶快跟他们学一学吧!二、走进文本(一)提出观点生:齐读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说得真好!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它也是本文要说明的观点。作者在哪一段提出这个观点?(指名读第1段,评价后再齐读。)(二)探究事例师: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作者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生:用书上的话概括说一说三个事例的内容。师:正如课题所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那么三个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怎样?生:走进文本,深入探究,默读文中的三个事例,先独立在书上画出表格该填写的词句,再分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同时幻灯出示,分组读不断发问的句子)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验找到真理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漩涡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是什么?会不会?有什么?什么样?进行许多实验终于制成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会不会?什么关系?百思不得其解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师:三个事例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生:总结: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幻灯出示)(三)证明观点师:从同学们的交流展示中我们发现:谢皮罗教授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后找到了真理,这个故事证明了——生:(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化学家波义耳抓住这一奇怪的现象和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找到了真理,这又一次证明了——生:(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终找到了真理,这再一次证明了——生:(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四)补充事例师:是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科学发展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补充一个吗?(试着按照“发现-研究-解决”的顺序说)生:鲁班、牛顿……(五)总结提升师: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生:这些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是啊,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需要什么条件呢?(幻灯出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生:指名读句子,评价后女生再读。师:课文前面有一段话和这句话相互照应,请找出来:(幻灯出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生:指读句子,评价后男生再读。体会“?、!”各指什么?这样表述的好处?结合课文理解“见微知著”——“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微:细小。著:真理。板书:?→!见微知著师:这两段相互照应的话都解释了一个什么观点?——(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前一段写在三个事例之前帮助作者提出观点,后一段写在三个事例之后帮助作者总结观点。师:你想成为发现真理的人吗?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发现真理的人?生: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齐读第8段)四、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小贴士:描述的具体事实能证明观点,对具体事实的描述能突出重点,注意用自己或身边的事例哦!)五、课堂总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记住: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你就会有所发现,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