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失范的行为,成长的烦恼——浅谈行为失范生的成因分析及辅导策略诸暨市店口第二中心小学陈玉云电话15967590032【摘要】:学生的失范行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屡见不鲜,已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恐慌和不安,并成为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行为失范生”教育,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与爱。本文主要通过对“行为失范生”的成因分析,以及结合笔者长期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了相关“改变”失范行为的教育策略。【关键词】:行为失范生成因分析关注心理辅导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却也带来了诸多心理问题。当今的小学生也不例外。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快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他们身上日益突出。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但是如果这个心灵已经不健康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要重视班级中一些行为失范学生的心理辅导。我曾连续担任三届六年级毕业班的副班主任,其间碰见了各种各样属于六年级式的成长烦恼,特别多的是学生行为的失范现象:叶校海,经常由于同学之间的一些小小矛盾和作业不完成等原因,不顾老师和家长的劝说,选择爬墙逃出学校。王飞,在班级和一位男生由于一个玩笑,就相互吵架,最后竟然举起凳子砸向那位同学,然后,选择逃跑出学校来躲避他的责任。郑仙莎,由于妒忌她的好朋友跟别的同学一起玩,产生了一个幼稚的想法,经常偷这个女同学的作业本,主要目的是让她的好朋友出丑。杨龙,班级里面经常破坏别人的东西,甚至偷同学的零用钱,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承认过。不管群众对他如何批评指责,他都死不承认。以上都是一些失范行为的案例,类似的还有很多。分析每一个案例的背后,可以发现学生产生这些失范行为都有着一些共同的原因。一、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1、父母关系的恶劣导致孩子心灵的脆弱。之所以把这个原因写在首要,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教育大于学校教育,家庭的氛围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另一方面,经过调查,我发现以上孩子的父母关系冷漠,甚至恶劣。以我教育时间最长的逃学失范生王家俊为例:王家俊是一名外地生,四年级下半学期从别的学校转入。他经常在班级中惹是生非,班主任非常头疼。有一次,班主任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领着他回到他家里找家长,希望能够家校合作。但是王家俊的父母当着孩子和班主任的面,相互推脱责任,由争吵演变成打架,甚至还动手打王家俊,并且扔下狠话:你这么不要脸,我们再也不管你了!因此,四年级的班主任在交接班级的时候,还特别嘱咐我这一情况。到了五年级,因王家俊是走读生,平时父母来校机会不多,我几次让他通知他的家长来校交流,但是每次的回答都是:我父母在工作。2、网络游戏的沉迷加快了孩子行为异常的步伐。现今社会网络发达,网络游戏更是日新月异地更新,渗透进了每个人的生活。这些六年级的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他们没有自控能力,家长又不能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业余爱好活动,因此他们很容易掉入网络游戏的陷阱。如王家俊在周末,由于父母不在家里,他就经常偷拿着钱到附近的黑网吧上网,一上就是一天,饭也顾不上吃!星期一早上上课,经常迟到,上课也因为游戏而心不在焉!3、他们都有着一颗看上去满不在乎,但自卑又自负的心。上述案例中的杨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不在乎”。他对什么都不在乎:对老师不在乎,对学习不在乎,对作业不在乎,对成绩不在乎,甚至是对自己也不在乎。可是揭开他这个“不在乎”的标签,下面装满着自卑。因为杨龙的母亲嫌弃他爸爸穷,和别的男人逃跑了,因此杨龙背负着他妈妈的骂名。杨龙往往因为同学无意间的一句笑话而动怒,一怒之下,就打人。第一次打人,就是因为和同桌女生之间的一句笑话。我把他的奶奶找来,他大哭起来。我们问他什么原因,他怎么也不肯说,越是问他他越是不肯说。最后等他自己哭完,再问他这件事情他处理的是否得当,他自己也能认识到错误,但是就是改不过来。4、频繁的换校让他们失去了集体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