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实践主题活动《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课后反思及总结库尔勒第二小学秦秋芳本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珍惜粮食从我做起》,通过开展这次活动作为教师我收获很多,学生方面也存在很多的优缺点,现对这次主题活动做以下反思: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他们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对“盘中餐”、“身上衣”及生活中的日用品从何而来了解甚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本节课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我主要从以下向个方面入手:一、以“本”为本,巧用教材中的图片、文字资源在设计本节课时,不是死搬硬套的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借教材,如书中的第一个图片,没有引导学生看图说话:餐桌上有什么?它们从哪来?而是教师巧妙以聊天、谈话的形式开课引入“老师想知道你们今天中午吃的什么?”“它们从哪来?”“谁为之付出了辛勤劳动?”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有话可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联系教材,开发和利用了电教资源我将教材中农业的分类,制成课件,还亲自录制了超市的农产品及农产品的加工品,农贸市场的农产品等,根据教学设计适时地在大屏幕上显示,既直观、形象又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真实性、趣味性,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结合教材,调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资源学生的认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已有的心灵体验是综合实践课最有实效性的课程资源。本节课,我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如:“你在哪儿看到过这些农产品?”“你在超市还看到过哪些产品是农产品加工的?”“你知道超市、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是从哪儿来的?”“除了吃的离不开农业,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产品也来自农业?”等,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课堂中利用这些经验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逐步使学生懂得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四、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资源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本节课课前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了一系列的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走进超市、农贸市场,分组搜集蔬菜、粮食、禽蛋、肉类、水果等农产品,搜集经过加工的农产品包装袋,调查、访问、上网查询农产品的加工过程等,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亲自感受到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使教学更具有了针对性,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保证。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教学预设、关注评价学生方面还有不足,有待今后继续提高。五、增加课堂的新鲜感觉,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在组织这个主题活动的时候,认识到单纯的说教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难度很大,所以设置了多个调查,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体验中感受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自去麦田,感受粮食来之不易,去食品加工,让学生体会吃的东西过程复杂,让学生去餐饮广场和餐饮后堂,让学生体会到浪费的严重性。六、存在的缺点不足,以后要注意的事项综合实践课学生是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让老师当主导,由老师来活动,而应该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老师+学生=朋友。老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互提携的朋友关系,而在综合实践课中体现的更为突出。综合实践的“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传授”,而是“指导”。从主题的确立、研究方案的制定、各小组进行深入探究、到研究成果总结汇报、学习的收获,整个实践过程中,都是学生行动,再加老师的指导,相互合作完成的。老师、学生在活动中是平等的探索者,也是相互合作的朋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为孩子们创设可以任意高飞的天空和可以尽情跳跃的大海;也希望让我的课堂因为有着平等、民主的朋友之情而更加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