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习目标: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2.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源远流长、多种经营模式、产品尤其是官营手工产品十分精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等。)3.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认识自然经济的特征和手工业在自然经济结构中的地位。)陈萍至16世纪以前商周冶铜技术成就南北朝东汉西汉西周晚期冶铁炼钢原始社会晚期时期行业冶金业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至16世纪以前商周冶铜技术成就南北朝东汉西汉西周晚期冶铁炼钢原始社会晚期时期行业冶金业已掌握冶铜技术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司母戊鼎1.33米1.1米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鼎重832.84公斤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四羊方尊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的青铜剑青铜剑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经分析,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现代铬化处理技术是美国在1937年、德国在1954年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三星堆纵目人至16世纪以前商周冶铜技术成就南北朝东汉西汉西周晚期冶铁炼钢原始社会晚期时期行业冶金业已掌握冶铜技术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已有铁器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灌钢法冶铁炼钢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世界惊叹】《史记》中谈到楚国宛出产的兵器刃锋象蜂刺般厉害,学者判断是钢材制作的。而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过于柔软,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非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不可。公元1世纪时欧洲学者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比美。”炒钢——即将生铁加热,撒入矿石粉,降低含碳量使之接近钢或熟铁。灌钢法——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在熟铁上以改变碳分,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元朝商朝东汉成就明清宋朝唐朝北朝新石器时代时期行业制瓷业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彩陶壶黑陶高足杯展品1号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一、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二、坚硬程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胎体硬度较差。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三、使用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作坯。四、透明度不同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五、釉料不同汉代:青瓷北朝:白瓷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陆龟蒙《秋色越器》1987年,陕西法门寺宝塔地宫出土13件唐代越窑青瓷精品,名为秘色瓷。“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产品专供皇室使用。越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等地。大本营在越州,即今绍兴。这批“秘色瓷”除两件为青黄色外,其余釉面青碧,晶莹润泽,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绿。河南官窑特征:冰裂浙江龙泉(哥)窑特征:开片河南汝窑特征:釉色河北定窑特征:泪痕釉河南钧窑特征:窑变宋朝五大官窑之精品元朝青花瓷元青花“鬼谷下山”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