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区林水局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防汛指挥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完成了全区防汛防台抗旱的各项任务,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现将20XX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水文气象概况今年汛期气候总体正常,汛期(4月15日-10月15日)平均降雨量966.6毫米,略多于多年平均值,西部山区大于东部平原,其中汛期降雨量最大的站是百丈站,达到1069.3毫米;最小的站是临平站,为874.3毫米。汛期全区河道水位平稳,未出现全流域的洪涝台旱灾害。20XX年汛期全区主要站点降雨情况表(单位:毫米)表略今年我区6月17日入梅,7月7日出梅。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晚(常年平均为6月13日),出梅时间正常(常年平均为7月7日)梅雨期为20天,略短于常年平均水平(常年平均为24天)。梅汛期全区平均降雨190.3毫米,比多年平均梅雨量偏少33%(多年平均梅雨量284.0毫米)。其中梅汛期降雨量最大的站是百丈站,达到262.0毫米。最小的站是余杭站,为137.0毫米。入梅前一天,我区也出现一次强降雨过程,全区平均降雨55.3毫米。其中最大的瓶窑站为74.0毫米。20XX年梅汛期全区主要站点降雨情况表(单位:毫米)表略今年汛期,梅汛期降雨偏少,且未受到台风灾害及强降雨过程影响,全区河道水位总体平稳,未发生流域性洪涝灾害,塘栖和临平监测站出现短时超警戒情况。20XX年汛期全区主要河道水位情况表(单位:米)表略二、20XX年防汛抗旱主要工作(一)强化防汛责任制落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的防汛责任体系建设,明确“五不一正常”的防汛工作总目标,部署落实防汛防台抗旱各项工作,抓好各项防汛防旱责任制的第1页共4页落实,同时并且将镇街防汛安全管理纳入镇街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确保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进行。此外,根据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各镇街及时调整落实了防汛抗旱领导组织,全区10万方以上水库均落实了安全责任人和巡查员制度,1万方以上的山塘也按有关规定落实了专管人员;西险大塘沿线镇乡落实了巡塘抢险责任制与每100米堤塘1人的巡塘制度等。区防指在4月15日的媒体上对相关防汛责任人进行了公示。(二)开展水利工程安全检查。水利工程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防汛安全,作为防汛基础性工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早在2月初就发出通知,开始部署全区水利工程汛前安全大检查工作,按照“防大汛,抗大旱”的要求,对我区10万方以上水库、主要行洪河道、重要堤防和圩堤、灌溉面积100亩以上堰坝、20吋以上泵站、主要防洪水闸和在建水利工程等1200多处水利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在各镇乡、街道和有关单位自查的基础上,3月中旬区林水局分五个检查组,再次对各重点工程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累计参加人数达300多人,历时1个月。对检查中发现的工程安全问题,区防指逐个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随后定期进行督查和通报,确保了安全隐患在主汛期前处理完成,为洪水期间各类防洪工程正常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加强防汛管理工作。一是加快基层防汛规范化项目建设。今年,我区作为全省基层防汛规范化建设的试点地区,区防指办积极行动,编制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会议部署落实有关工作。在往年基层防汛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对照基层防汛规范化建设要求,强化镇街防汛责任制落实、防汛组织健全、防汛物资储备、防汛预案完善、防汛工作开展、应急响应流程、预案修订等方面建设,同时将防汛工作深入到村(社区),全面构建防汛工作覆盖体系。二是积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区防指专门发文下达区级和镇乡、街道防汛物资储备计划,到5月底,所有物资均按要求储备落实。重要水利工程的防汛物资,由各工程管理单位按照《XX省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的要求储备到位;区级抢险物资落实供销社等单位,储备草包、编织袋20万条,钢管40吨,油料50吨,毛竹3000支,水泵200台第2页共4页套、救生衣1000套等。此外,今年又新增采购了橡皮艇、抛绳器等设备,以满足抗洪抢险工作下的需求。各镇乡、街道根据本辖区工程状况,也储备了一定数量的草包、编织袋、毛竹、桩木等应急抢险物资,保证了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严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