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地处泰沂山脉中部,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南、北、东三面环山,中部和西部为平原,形如坐东向西的簸箕。境内山脉呈东南至西北走向,共有大小山峰396座,主要山脉有北部的新甫山、莲花山、徂徕山,东接沂山,属泰山支脉;中部的黄山,南部的白马山、太平山,中南部山脉均属蒙山余脉。境内最高点为北部的莲花山,海拔+994m;西部山间平原最低海拔+110m。新泰市地貌形态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平原四种类型,按地貌成因又可划分为七个亚类(见表1-1、图1-1)。表1-1新泰市地貌分区表地貌形态分区地貌成因分区中山强切割构造侵蚀中山低山侵蚀溶蚀低山中切割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剥蚀溶蚀丘陵弱切割构造侵蚀丘陵山间平原剥蚀堆积平原堆积平原1、堆积平原分布于山间谷地、河谷两侧,多呈条带状或小型扇状,面积208.8km2,占新泰市总面积的10.7%。岩性为粘质砂土、砂质粘土夹砾石、碎石,仅沿现代河床有薄层冲积砂层分布,地形坡度一般小于5°。2、剥蚀堆积平原分布于新泰市丘陵山前地带,面积348.7km2,占新泰市总面积的17.9%。地面标高100〜300m,切割深度30〜100m。由中、新生代的砂岩、砾岩、泥岩、页岩组成。由于剥蚀作用强烈,项部大部分为平台,台面向盆地倾斜,前缘逐渐被堆积物所覆盖,形成许多孤丘及低矮丘陵。该地段风化层较厚,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较发育。3、侵蚀溶蚀低山分布于新泰市刘杜镇-东都镇-汶南镇西南低山区,面积80.5km2,占新泰市总面积的4.1%,地面标高200〜400m,切割深度一般小于200m。山体岩性主要为寒武系灰岩、白云质灰岩及页岩组成,以单面山地形为主。顺岩层倾向坡度平缓,坡角5°-H-地形地貌〜048km一、形态类型II中山||低山I~丘隍r1山间平原二、形态成因类型II强切割构造侵蚀L_」中切割构适侵蚀R7]弱切割构造侵蚀匚二I侵蚀溶竝[]剥溶蚀口剥ftft堆积I―堆积地形匚刁断层睦坎I一~溶洞及其他Lxl形态类型界限匸刁形态成因类型界限图1T新泰市地貌分区图1:400000?1?kin坡度大丁30。城度15-30°坡度10°-15°1坡度小于10°图1-2新泰市地形坡度分区图4O野店啤湾I石柱75东«r<常路O岐山庄大堆山O羊流镇岳家庄乡118°3酋南佐王家村O0常马庄河刘二泉沟'£厂厂2]方評o氏台侯家庄0泗水县O星村O.0苗馆Q••/••->楼昨4大路山inrUZLo•冢阴县4515。,逆岩层倾向坡角大,一般坡度20。〜30。。4、剥蚀溶蚀丘陵主要分布于新泰市中部,面积211.5km2,占新泰市总面积的10.9%。地面标高100〜300m,切割深度10〜100m,主要由奥陶系灰岩组成。地表、地下岩溶发育,地表可见溶沟,溶槽、溶洞等岩溶地貌景观。5、弱切割构造侵蚀丘陵在新泰市广泛分布,面积878.6km2,占新泰市总面积的45.1%。地面标高200〜600m,切割深度一般小于200m,主要岩性为太古代、元古代花岗岩、闪长岩。由于长期构造侵蚀作用坡度较缓,坡度一般为10。〜15。。6、中切割构造侵蚀低山分布在新泰市东部及北部,面积92.3km2,占新泰市总面积的4.7%。地面标高200〜600m,切割深度一般小于200m,山体主要岩性为太古代、元古代花岗岩、闪长岩,由于长期构造侵蚀作用形成起伏连绵的低矮山峦,向东及东南倾斜,坡度20。〜45。。7、强切割构造侵蚀中山:主要分布于新泰市北部莲花山一带,面积125.6km2,占新泰市总面积的6.5%。山体主要岩性为太古代、元古代花岗岩、闪长岩,基岩裸露,山势陡峻,地形坡度大于45。,山顶呈锯齿状。自古近系以来,一直处于缓慢上升阶段,侵蚀作用较强,绝对标高一般600〜900m,切割深度400〜600m,地形起伏大,流水作用强烈,V型沟谷发育,谷底偶见卵砾石堆积。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层新泰市发育地层有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且均有出露(见图1-3),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见表1-2。二、地质构造新泰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华北陆块鲁西隆起(II)鲁中隆起区(IIa),由北a向南跨越新甫山断隆(IIa5)新甫山凸起(11纟)、大汶口-蒙阴断陷(IIa6)蒙阴凹陷(II缶)、东平-蒙山断隆(IIa7)蒙山凸起(11誇)。由于受泰山、喜马拉雅山、燕山期造山运动影响,形成沂沭西翼扫帚状大断裂,构成三条北西向的弧形断裂带(见图1-4):蒙山大断裂、莲花山断裂带、羊流(蒙莱)大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