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增城市荔城街中心小学萧丽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书,大家记得这篇文章的段落结构是怎么样的吗?(指名说)2、文章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指名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书,看看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二、学习课文。(一)学习文章第二自然段。1、老师读课文,孩子把这一个自然段里描写的景物圈出来。2、指名说说自己圈出的景物,师生共同订正。(相机板书: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3、这个自然段的景物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4、指名学生回答,相机复习拟人句相关知识,并要求能说一个拟人句。5、指导有感情地集体读这个自然段。(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1、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各个自然段所描写的景物。2、四人小组交流、对照各自所圈出来的景物。3、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说说自己圈出的景物,PPT出示本自然段所描写的景物,共同纠正。(2)这个自然段的景物中,你觉得哪个景物最美?为什么?(3)指名学生回答,相机复习比喻句相关知识,并要求能说一个比喻句。(4)男女分读这个自然段,注意把自己认为美的地方读出欣赏的感情。4、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两名同学说说自己圈出的景物,对比PPT出示本自然段所描写的景物,共同纠正,说说圈错的原因。(2)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设问:“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3)有感情地把这个自然段读给同桌听。5、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2)集体交流: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让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3)师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三)学习第六自然段1、齐读第六自然段。2、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明确: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三、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我们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非常成功。四、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是按()的顺序、紧紧围绕小兴安岭()这两个特点进行具体介绍的。2、用线把左右两边恰当地连起来。春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夏天树上积满了雪。秋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冬天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五、布置作业。1、课文的语言很美,请你把文章美美地读给家长听。2、在课外书上找一篇以上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读一读,想想有什么要跟大家分享的,写到《阅读存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