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教学《藏在哪里》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图片寻找动物,了解角色的显著外形特征。2、大胆讲述动物朋友躲藏的位置。活动准备:PPT课件;花园、大树、房子背景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师:你们喜欢玩什么?——玩具、汽车……反思: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孩子自身喜欢的游戏、玩具出发,更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问题提示: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小结: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二、出示图片,讲述故事内容。(1)出示内页封面,观察讨论提问:1、你们认识它们吗?什么样子?你怎么知道它是谁?(引导幼儿简单讲述动物的外形特征)2、来了多少小动物,从大象开始数——6个反思:小班幼儿数数经验有限,很容易混乱,教师明确指出了从大象开始数让孩子们有一个明确的起点,知道从哪里开始数,不容易混乱状态。3、小狐狸吧眼睛蒙起来,猜猜其它小动物们去干什么了?——躲起来小结:森林里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狐狸说:你们都躲起来吧,我来找,一定能找到。我开始数数了3、2、1,我来找你们了反思:原来的绘本题材里面出现的倒数5、4、3、2、1,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倒数已经很难了,而且按照原来的5、4、3、2、1的话孩子们比较难掌握,所以对原先的活动进行了修改变成了3、2、1,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也让他们游戏化的接触了倒数,增添乐趣。(2)寻找动物朋友片段一:——看小狐狸找到了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再一次的引导幼儿巩固讲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小兔躲在哪里了?出示图片验证(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正确的方位: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片段二、三、四:——小狐狸还找到了谁?(再一次引导幼儿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在哪里找到的?出图片验证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露出来的明显的特征来寻找,如:大象鼻子长等,巩固动物们的一些明显特征。片段五:——刚才小狐狸找到了很多的小动物一一出示图片重复幼儿的记忆——小兔、小松鼠、小鸭、小象都被小狐狸找到了,还有谁没有找到?反思:在观察图片时为了打破一成不变的呈现、讲述图片的方式,在幼儿细致讲述片段一后,教师同时出示片段二、三、四的图片,供幼儿自由讲述,热在讲述片段五前先让幼儿回忆“还有谁没被找到“,这对孩子的记忆里和阅读能力提出了挑战,也在形式上有所变化。——小鹿躲到哪儿去了?你们帮小狐狸找找——为什么小狐狸很快就找到了小兔它们,可是找不到小鹿呢?(追问:小鹿躲在哪儿?它的角也露出来了,为什么大家没有发现呢?小动物们把鹿角当成什么了?)——小鹿头上有角吗?幼儿猜测,集体验证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了树枝,所以找不到它!三、游戏:捉迷藏今天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我们可以躲在哪儿?教师以一出示道具:大树、花园、房子(贴在伞上)规则:教师说开始,幼儿去躲,幼儿听到停的时候马上停止,呆在原地不动。必要的规则,引导幼儿有序的游戏1、第一遍游戏:教师提问:你们躲在哪里?(引导幼儿将是正确的位置)反思:小班的孩子年龄过小分不清位置所在,一开始老师帮助幼儿一起讲述躲藏的正确方位,让孩子们对躲藏的几个方位有一定的认识以及掌握,多次重复帮助幼儿巩固、识别正确的位置。2、第二遍游戏:师提出要求:请你们躲在和刚才不同的地方并在此请幼儿讲述自己躲在什么位置四、结束部分出示好吃的东西,请幼儿那倒好吃的东西藏起来。反思:开头、过程、结尾都围绕着一个“藏”,让整个活动看起来完整且富有童趣。总体反思:教学选材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整个活动就是以“藏“这样一个游戏活动为线索,牢牢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紧扣着他们的心弦。活动目标体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多领域的整合,教学环节生动有趣。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显著的外形特征,在帮助小狐狸寻找朋友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