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疏散演练方案一、活动目的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为更好的贯彻《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政策,切实提高我校小学生的地震安全意识,决定于今年月日在我校开展一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的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演练时间及地点时间:年月日第一节课课后。疏散集合地点:塑胶操场三、演练信号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响起“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发生了地震,请大家不要恐慌,保持镇定,务必听从指挥,双手抱头,马上有秩序地紧急避险、紧急疏散。”同时警报声响起,大家双手抱头有秩序地逃离到塑胶操场。四、演练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职责: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演练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人员。、组织协调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分别到集合地、各班级、各楼道口,协助负责指挥教师到岗、师生安全有序撤离以及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师生人数。到达集合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并向总指挥汇报;并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疏散引导组:总负责:楼号从东向西数职责:各小组长应在演练前到达该号楼梯最高有学生的楼层指挥清理师生有无滞留;疏导员负责对通道情况进行监控,指挥、引导学生按就近路线撤离;待师生撤离后查看教室、办公室是否还有师生。、警戒组:组长:成员:保安人员职责:具体负责禁止学生和其他闲杂人员再次进入警戒地带,同时通知学校其他区域人员迅速撤离到操场。、抢险救护组:组长:成员:职责:在教学楼之间的底楼观察演练状况,具体负责演练疏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等。如发生意外,拨打、等求助电话,请求援助。、宣传报道组:组长:职责:具体负责应急人员撤离现场的宣传教育、宣传报道、摄像、照相等。报警员:职责:负责突发事件报警,发布演练信号。要求所有人员接到信号后迅速行动。计时员:职责:负责整个活动的计时。发布信号开始计时,南、北楼最后一个楼道负责人到达集合地终止计时。、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职责:协助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秩序;通讯、标识、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演练结束后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疏散现场指挥塑胶操场现场指挥:职责:负责安排指挥、调整师生集合地。六、演练准备阶段、所有班主任、学生进入自己所在班级,关闭电源,打开教室前后门,准备演练。、各工作小组成员进入各自演练现场岗位。、清理警戒区内闲杂人员。七、演练程序、紧急避险、疏散信号: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响起“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响起警报声,广播再播出“全体师生注意,请大家务必听从指挥,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双手抱头依次有顺序的逃离到操场上。(不举班牌)”老师必须立刻停止教学工作,施令:“排队!”警报声响起,各班靠门最近的两位同学立即把门打开,学生紧急避险、紧急疏散。班主任一定要环视整个教室,座位上无滞留人员,立刻施令:“出发!”,毛巾掩鼻,师生要冷静、沉着,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要慌乱,听从老师安排,指导学生有秩序地撤离,撤离过程中尽量压低身体,小步快移、疏散路线:见附表一、疏散顺序:按就近的安全出口撤离原则,以拟定顺序为准。在楼层安全疏导员的指挥下,全体学生由班主任、副班主任(上课老师)的带领下,按预定路线有序疏散,撤离到集合场地。、疏散引导:疏散小组要维护疏散秩序,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在拐角、叉道处应有人员引导,避免学生误入危险区域;要阻止学生逆向跑、窜、推撞、挤压情况发生;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防止踩踏事故发生。、集合地点:北楼广场和塑胶球场、人员清点并报告:协助指挥小组应当在集合地点对疏散的学生人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