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017级)下学期第③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25.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26.(2015·台州模拟)历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坚决改革B.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C.民主政治的全面扩展D.广大平民的长期斗争27.(2015·南昌模拟)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称赞的体制是A.邦联制B.联邦制C.中央集权制D.三权分立2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C.人民怀念拿破仑时代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29.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掀起瓜分狂潮B.割占中国台湾C.扩大资本输出D.发动战争扩大市场30.(2015·自贡模拟)近年来,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胡绳说:“从所代表生产关系来说,资产阶级是一比农民阶级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现代化史观31.(2015·衡水中学模拟)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经历了由“政治精英”主导到“平民革命”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始于A.土地革命B.辛亥革命C.国民革命D.抗日战争32.(2015·汕尾模拟)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巴黎公社的建立33.《中国的法制建设》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1纪元。”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34.(2015·哈师大附中模拟)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35.基辛格说:“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表明A.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B.“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革命性变革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二、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45、47、48是选作题15分,共52分)(注:选作题必须任选一题作答,并把所选题号写在答题框内规定的地方,否则不计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