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四册第5组课文中的一篇本组课文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这里我主要说一说第二课时的安排。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教学难点: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三、说教法: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扶放结合法、“以读代讲”法、直观教学法相结合,真正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四、说学法: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自主学习,读中感悟。五、说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从“要是你在城市迷了路”这个问题入手,导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从而把学生带入课堂。2、以开火车和全班齐读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齐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提问“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把你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4、细读品味,突破难点这一教学环节是为了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种情况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通过教师讲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5、感情朗读,突破重点诗歌教学应该强调多读少讲,“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此,这一环节安排了自由读、男生女生竞赛读和齐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读让我陶醉”这样的评价和激励中,让学生更加自信,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发挥了学生的不同个性。6、拓展延伸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总结: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发现许多的奥秘。课外请大家读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等书,希望大家能获得更多的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六、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掌握方向。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午太阳天然的指南针黑夜里北极星阴雨天大树严冬里积雪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