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生产与环境》授课教师:杨川剑阁县武连七一中学剑阁县武连七一中学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本章概述→内容简介•一、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植物营养元素的缺素诊断、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二、化学肥料种类与合理施肥土壤氮素和氮肥的合理施用、土壤磷素和磷肥的合理施用、土壤钾素和钾肥的合理施用、土壤微量元素和微肥的合理施用、复合肥料与复混肥料。•三、有机肥料种类与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作用、主要类型有机肥料与施用。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本章概述→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功能,常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的种类、特点及施用方法。•2.掌握:配方施肥基本原理与技术;有机肥料的作用。•3.了解:常见植物缺素症状诊断,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原理;土壤中各种养分元素形态及其转化。•4.学会: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常见植物营养元素缺素症状诊断。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本章概述→重点难点•1.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原理。•2.常见植物营养元素缺素症状诊断。•3.配方施肥基本原理与技术。•4.常用化学肥料的种类、特点及施用方法。•5.常用有机肥料的种类、特点及施用方法。植物的组成十分复杂。干物质中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脂肪、淀粉、糖、纤维素和果胶等,它们主要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这四种元素通常称为能量元素。燃烧后残留下来的部分叫灰分,它的成分很复杂,目前可检测出的有70余种,主要是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氯、硅、钠、硒、铝等元素,称为矿质元素或灰分元素。其中只有十几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称为必需营养元素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对所有植物完成其生活周期必不可少的;其功能不能由其他元素代替,缺乏时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对植物起直接营养作用。目前确定的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C、H、O、N、P、K、Ca、Mg、S、Fe、B、Zn、Mn、Cu、Mo、Cl。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对必需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形态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除少量小分子外,主要是以离子态吸收的。植物吸收养分是一个很复杂过程。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和叶部吸收养分,其中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根深叶茂,“壮苗先壮根”的谚语就是这个道理。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元素名称吸收利用形态碳(C)CO2氢(H)H2O氧(O)O2,H2O氮(N)NH4+,NO3-必需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形态磷(P)H2PO4-,HPO42-钾(K)K+钙(Ca)Ca2+镁(Mg)Mg2+必需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形态硫(S)SO42-氯(Cl)Cl-铁(Fe)Fe3+,Fe2+锰(Mn)Mn2+必需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形态硼(B)BO33-,B4O72-锌(Zn)Zn2+铜(Cu)Cu2+,Cu+钼(Mo)Mo42-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土壤中养分向根表迁移的途径土壤中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一般有三种途径:截获、质流和扩散,其中质流和扩散是主要形式。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植物根系对养分吸收的途径土壤中养分迁移到根表后,一般通过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进入根系被植物吸收。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根外营养的特点•植物除根系吸收养分外,还可以通过茎、叶来吸收养分,主要是通过叶面的吸收,因此又称根外营养。其特点为:直接供应养分,减少土壤养分固定;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作物营养需要;叶部营养能影响植物代谢活动;叶部营养是经济有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和补施大量元素肥料的手段。为了提高叶部营养的施肥效果,一般应注意: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好,因此在喷肥时,溶液中可加少量“湿润剂”或适当加大溶液浓度,并尽量喷施叶的背面;为了增加溶液湿润叶片时间,应最好在下午四时以后无风晴天喷施;对于磷、铜、铁、钙等移动性差的元素,要喷在新叶上,并适当增加喷施次数;喷施阳离子时,溶液应调至微碱性;喷施阴离子则调至弱酸性,以有利于叶片对养分吸收;尽量选择植物吸收快的物质(如尿素)进行叶面喷施。植物吸收的养分离子间,有些是协同关系,有些是拮抗的关系。土壤中的某些养分离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即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植物对另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