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2011年以来,xx市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省、XX市政法委、综治委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多策并举维护社会稳定,千方百计服务经济发展,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整体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平安xx建设,深入推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进程,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了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不稳定事件。xx城乡群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6.58%,位居全省第三位、XX市首位,被XX省委、省政府授予“中原平安杯”,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称号。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整体联动,构筑平安建设责任体系(一)领导高度重视。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平安xx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坚持把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党的建设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考核验收。年初召开了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签订了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投入200余万元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在干部调动、晋职晋级、组织任免、评先表彰、提拔任用时,要首先经过综治资格审查、听取综治部门意见,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增强了领导干部抓好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强化综合保障。近年来,我市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平1安建设的表彰奖励,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政法、综治、信访、稳定等部门办公条件,更新先进工作装备,使科技强警、人防队伍、技防覆盖率等指标始终处于XX市前列。全面整合乡镇平安建设的资源和力量,全市15个乡镇(街道)全部高标准建成了综治工作中心,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主任兼纪委书记,第1页共6页全部解决正科级待遇,信访办主任解决副科级待遇。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了政法干警队伍、公安防暴队伍、治安巡防队伍、交通协管队伍、民调员队伍、“六护员”队伍、信访稳定队伍、技防监控队伍、保安员队伍、责任查究队伍等十支队伍,每年由市乡两级财政发放工资或补贴共计2150多万元,通过保待遇落实、保作用发挥,使他们真正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骨干力量。(三)部门统筹配合。树立统筹思想、采取综合手段,着力构筑“党政统一领导、综合部门牵头、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注重发挥政法委、综治委等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指导监督,增强工作实效。政法、综治、信访、司法、宣传等部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沟通制度,确保平安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同时,按照综治工作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两套牌子、一个机构”的思路,我们在全市15个乡镇(街道)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所有行政村(社区)成立为民服务站,整合多部门资源,组成协作联动平台,通过统一工作模式、统一机构设置、统一制作版面、统一人员培训,形成了健全规范的基层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体系。二、源头预防,排查化解各类不稳定问题我们坚持事前防范、事中疏导、事后处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源头排查、苗头化解工作。(一)“下访接访”早防范。坚持每月15日领导干部到村组、企业下访和定点接访、上门寻访制度,通过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2干部下访为群众家访,变群众家访为息诉罢访,不仅使老百姓有苦有处诉、有难有人帮、有事有人办,而且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近年来,市乡两级干部走遍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共接待处理各类问题3200多起。(二)“三调联动”常疏导。我市创新工作理念,充分运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在市级建立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市法院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在市交警大队成立交通事故调解第2页共6页中心,在市住建局成立城建劳资纠纷调解中心,在市人社局成立劳动仲裁调解中心,在市卫生局成立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各职能部门调解中心主要对诉讼纠纷、医疗纠纷、劳资纠纷、劳务纠纷、交通事故等进行调解,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每个调解中心的业务指导,并派驻专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