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共同成长当我们被问到“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这个问题时,让为人母,为人师的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为,学会倾听,才能更好的伴随孩子们共同成长。有一篇文章里是这样说的:“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经过3年的幼教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蹲下来倾听,才能让花儿开得更美。幼儿就是在倾听中渐渐地成长起来的,幼儿喜欢表达,是因为他学会了倾听,通过倾听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怎样去表达,表达后很想得到老师及家人的鼓励和表扬,所以,我要让我的孩子们在适宜的爱中成长—在倾听中慢慢成长。记得刚带小班的前几个月里,我很不习惯一下子管那么多孩子,他们刚入园每天都是哭哭闹闹,怎么哄、怎么说都不听。我每天都是在叽叽喳喳的哭闹中过日子。直到有一天,我开会回来,突然,孩子们问我:“老师,您去哪了?我们刚出去玩了,我们都想你了!”或者是在给孩子们铺床的时候,有的孩子会说:“老师,您辛苦了,休息一会儿吧。”“老师,明天我把我们家好吃的给你带来让你吃。”听到孩子们的一句句肺腑之言,我心里很欣慰、很感动。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知道小班孩子虽然小,但我的孩子们是那么懂事,那么聪明。一个3、4岁的孩子就有了这么大的爱心,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还有什么埋怨,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觉得之前对他们的教育方法都是错误的,心理感到很内疚,很对不起他们。从此我改变了原来的教育方法。我把自己当作小孩子,给自己一片童心,每天跟他们学习,做游戏,玩耍,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后来他们也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一样,每次玩什么游戏都拉着我去玩:娃娃家做客、拍皮球、拼插玩具„„,如果我饿了,他们就会请我去娃娃家,给我做饺子吃。同时跟我聊他们家里的事情,有的说跟爸爸在家里是怎么干活的;有的说跟妈妈在家里是怎么打扮的。他们说高兴的事情时我跟他们一起分享快乐,他们说伤心的事情时我就引导他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一直跟孩子们说,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朋友,也是你们的“妈妈”,所以有时他们也会叫我“妈妈”。感情交流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和动力。在听的时候,老师的一个体态动作、一个眼神、一种略带夸张的表情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鼓励。不爱说话的孩子原因有很多,如性格内向、胆小、紧张等。在这些孩子面前,老师首先要与他们多说话,引导其产生交流愿望;当他们说的时候,老师更要耐心地听,边听边猜,边听边帮助他们放松情绪,使他们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说出心里想说的。孩子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每天在幼儿园里,我都会与幼儿们进行一小段时间的聊天。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会像听故事一样倾听孩子们给我讲他们在幼儿园的感受。每天坚持听孩子们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而老师就像朋友一样倾听他们的故事,这种感觉很好。从这些经历中我一直相信:只有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让孩子更健康成长。只要我们真正俯下身来,放下架子,给予孩子们足够、充分、宽松的爱,他们一定也会敞开心扉,接纳我们这些大朋友,老朋友。倾听能让孩子愿意说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事,倾听能让孩子们更加的有智慧。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适宜的爱—自由的空间;分享孩子的成功和挫折,给孩子适宜的爱—理性的指导。我愿意和所有老师一起用微笑和激励照亮孩子的生命历程,做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蹲下来倾听,让孩子们在适宜的爱中成长,让祖国的花儿开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