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仁怀市实验小学简家伟摘要: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是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未知的科学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巧妙设计科学实验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如何设计在科学教学中的实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一是导入环节的实验和现象、二是课中演示和分组实验、三是课后延伸实验。关键词(3~5个):探究设计实验正文: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是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未知的科学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巧妙设计科学实验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如何设计在科学教学中的实验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一、精心设计课前导入环节的实验或现象导入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运用实验,可以渲染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所要学习的新内容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课题的导入与该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科学教学中,用实验导入是很重要的方法,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教学的一种艺术。精心设计实验导入可以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具有科学探究意识。可以这样说,精心设计课前导入环节的实验是科学教学成功的最佳途径。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案例1:我在上《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我并没有像书上那样用一支试管(试管上蒙着气球皮)导入,而是准备了一瓶水、白醋、可乐、啤酒等,一一出示这些瓶装液体,拿一样就问学生这是什么?拿完了就问学生你发现这些东西都是什么?你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从而引导出这些液体都没有装满这一现象。我们也可以配合故事导入。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传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故事片断,并做一些模拟演示,就会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案例2:我在教学《浮力》时,拿出一根缝衣针,提出一个问题:我能把缝衣针放在水面上,让它浮着吗?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缝衣针(稍微抹上一层猪油),在水面上放一小张能吸水的纸,再在水面上轻轻的平放这枚缝衣针。等这张纸完全湿透后,轻轻按下纸的四个角,使纸慢慢沉入水中,这时候钢针却漂浮在水面上。案例3:我在上六年级科学下册《日食和月食》时,导入环节我编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有两个部落发生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争,结局非常惨烈,战场上尸横遍野,人们的生活也度日如年,突然,有一天,天上发生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明是白天,却在一瞬间变黒,太阳不见了!正在酣战的人们极度的恐慌了,过了一会儿,又变回了白天,人们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对天跪拜,并放弃了继续战争。此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人们为什么放下手中的武器,对天跪拜,过后又都放弃了继续战争呢?二是白天为什么会在一瞬间变黑呢?之后又变回了白天呢?这些实验或现象都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殿堂。二、巧妙设计课中演示和分组实验小学生都很喜欢上实验课,尤其是趣味性强的实验更能吸引他们。设计趣味性强的实验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然后一步一步的继续往下研究、探究。因此,在设计科学实验时,教师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积极地改进已有实验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或者设计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又易于完成课堂实验。案例1:在上《摩擦起电》时,我已经给学生介绍了摩擦起电以后,便让学生做了简单的摩擦起电的实验,然后拿出事先准备了一盆子爆米花,拿一个铁制的勺子在毛皮来回反复的摩擦后,我挥舞着手中的勺子问学生,把勺子放在爆米花的上面,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学生有的说爆米花会飞到勺子上,有的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