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厌学案例小王来自外地,某初中二年级学生。一家六口人,他、爷爷、奶奶、爸爸、后妈及后妈带来的姐姐。姐姐在当地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中。父母是农民,均有一定的残疾,家庭经济困难,靠种地和做小买卖为生。小王自己的母亲,在他九岁的时候跟一个外地人走了,现在生活在河南,与第二任丈夫又生了两个孩子。此后,他再也没有见过生母。小王说生母之所以出走,是因为父亲整天在外地做买卖,很少在家,对母亲缺少关心。他觉得父亲对不起母亲,对父亲颇多责怪。他对父亲和后母的感情很复杂。很少与父亲沟通交流。他用“她”来称呼后母,与后母几乎不讲话,他的父亲与后母常常为了钱吵嘴,都责怪对方把钱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了。母亲走时,她已经有些懂事了,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一直很想妈妈,希望妈妈有一天能回来,11岁时,后母来了,他彻底绝望了。小王小学时成绩中等,上了初中后,他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纪律问题是学习问题的延伸,根本问题是学习问题。他讨厌学习,成绩差,出现了迟到、早退、逃课、打架等现象,有一段时间干脆没去上学,他不喜欢中学的老师,觉得他们只会体罚、打骂学生。老师见他就头痛,最后只好听之任之。初一下学期他有一大半时间是在社会上闲逛的,上课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完全看自己的心情。但有一样东西他特别喜欢,那就是画画。他经常在无事的时候画画花草,他特别爱画花,因此班级黑板报的插图都是他画的。如果他是我的学生,我将怎样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这名学生消除或减轻厌学情绪,对学习感兴趣呢?一、我首先会调查了解,诊断分析他厌学的原因通过走访他的家庭,访问其他科任老师和同学,并和小王谈话,诊断分析他厌学的因素是:1.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孩子爱的缺失,缺乏父爱和母爱,缺少与可信任人的沟通交流。2.小王在学校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成绩很差,出现了迟到、早退、逃课、打架等现象,老师不喜欢他,对他听之任之,不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教育,以致小王恶性循环,破罐子破摔。3.小王自身有不良心理因素(1)没有学习的目标,缺少进步的动力;(2)学习跟不上,对学习丧失了信心;(3)对老师产生不信任逆反心理。二、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王厌学的原因很多,既有环境的也有自身的。针对小王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我制定辅导措施是行为上的调节和心理上的调节相结合,教师的单独谈话、生活帮助和班集体的融合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综合辅导方式。这样才能激活他的上进心,使他在温暖的集体中健康成长。(一)、发挥自身班主任的主导教育作用1.对其尊重,主动找其谈心。2.倾注爱心,向他保证,只要有要求尽管说,老师会尽量满足。3.对其信任,交给他学习外的一些较容易完成的任务,放手让其去做。比如发挥他的绘画天赋和才能,任命他为班级宣传委员和美术课代表,负责班级办报和辅导同学绘画的任务,为他激发他的自信和创建和谐的同学关系创造机会。4.直接向小王表示:老师对你很有信心。(二)、经常与小王的亲生母亲与父亲沟通交流,耐心说服家长尽量协调配合,多关心和教育孩子,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求,讲明孩子迫切需要家长在学习方面的认可和关爱。让他们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希望他们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健康成长。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时的学习生活情况,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降或是出现违纪现象,不能简单粗暴的斥责或打骂他们,而应耐心与他交谈,帮助他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和违纪的严重后果,使他自己认识到错误危害。(三)、和任课老师沟通小王的家庭特殊状况,请科任教师在多方面启发诱导鼓励孩子,激发小王的学习积极性,在给小王布置各科学习任务时适当放低,慢慢提高,多多鼓励。(四)、引导小王建立正确认识,确立可达目标,培养其自信心。1.通过给小王讲身边熟悉的故事,和同班同学比较,让其放松,悉心畅谈,逐步使其明白以下问题:(1)学习潜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心得建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相信自己。(2)努力程度对成功非常重要,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并不可怕。(3)要想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