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2.中考体育测试跳绳的项目中,某同学在1min内跳了180次,每次跳的高度大约为5cm。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为()A.1000WB.100WC.10WD.1W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室()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4.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7.将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率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支持力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8.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D.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19.将重为20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A.18NB.16NC.14ND.10N10.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11.图7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8:1B.4:3C.1:2D.4:112.我们到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人类接受信息的一个最重要来源是声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B.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C.我们不能直接听到超声D.中考期间考场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13.右图是世界冠军田源比赛时的图片。你认为正确的是()A.她在抓举时把杠铃从地上举到头顶的过程中没有做功B.她在挺举时把杠铃举过头顶稳稳地停留了3秒钟,在停留过程中她做了功C.她把杠铃稳稳举起停留在空中时,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和杠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她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远视眼和近视眼产生的原因相同D远视眼应戴凹透镜15.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水中尺子的刻度变化,正确的是()2A.刻度变密了B.刻度变稀了C.刻度无变化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5cm=______m;1.25L=_______cm3;3.如右图,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4.“独竹漂”运动中,运动员赤脚踏在漂在水面的单棵楠竹上,靠手里的细竿划水和保持平衡,若楠竹质量为10kg,运动员和细竿总质量为60kg,则此楠竹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