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微课设计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探究“走一步,再一步”的含义。2、领悟人生的道路上当有外援时,还需自己努力去克服困难的哲理。教学重点: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教学难点:领悟人生的道路上需自己努力去分解困难的哲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人的出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联想到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进而想到人生,是由困难而失败,失败而成功连缀而成的。二、整体感知1、复述故事情节。2、通过复述课文情节,设置悬念,“我”在悬崖上的时候,怎么办,打算怎么办?又能怎么办?(以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出示小组合作主要事项。)三、合作探究:1、蹲在悬崖边上的“我”觉得无路了,那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心情?(恐惧、无助、伤心、绝望、麻木、颓废……)2、当那来救我的手电光照到“我”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诧异、惊喜、狂喜、喜极而泣。从绝望到充满希望,痛苦——喜悦。)3、朗读19—22段思考:当那束手电光照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是如何下山,走出困境的?(提示“我”下山的时候都有哪些动作?)明确:移、伸、探、踩4、齐读并背诵最后一段。四、小结: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路尽无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相信自己,你一定行。五、课堂检测: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经验呢?(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心理变化:害怕——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